涂氏陶瓷世家的代表性
2014/10/9 18:15:36
第一代涂奂庭
(一)历经师徒相授
涂氏陶瓷世家的第一代为涂奂庭。
涂奂庭1917年生于南昌,自幼爱好美术,勤奋好学,15岁到南昌市光亚瓷庄学徒,开始从事陶瓷美术工作。涂奂庭的学艺,便是后来的师徒相授,同样第一年未能接触绘瓷,而是为师傅的家庭做一些杂役,从第二年开始上手学习绘瓷,第三年学徒期满,但仍然留师两年。
(二)移徙景德镇
在涂奂庭学徒期间,抗战进入激烈状态。1937年也就是涂奂庭学徒期满并留师两年出师的当年,8月15日日军飞机首次空袭南昌,从此,这噩梦般的声音就缠绕着南昌市居民。到1939年3月15日,日军飞机空袭南昌达49次,造成伤亡无数。
飞机的呼啸、炸弹的狂响、警报的呜鸣,让年少的涂奂庭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于是,带着寻找相对安全的生存欲望,带着学有所用之心,涂奂庭苦行跋涉孤身来到了距南昌近300公里的制瓷之都景德镇。
涂少波进入艺术瓷厂后接受祖父涂奂庭及父亲涂序生的指导
(三)成为小手工业者
1935年,中国国民党政府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从鄱阳县迁至景德镇,景德镇成为赣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重新合作,于1938年在景德镇设有中国共产党的新四军办事处,北部山区的瑶里设有留守处。
来到景德镇后,涂奂庭成了流民,但他凭着在故乡南昌的多年学艺,掌握了过硬的瓷上绘画技艺,迅速在这里的私营作坊找到了谋生之路,以替人画瓷为业,成了这里的众多小手工业者之一。
(四)在公私合营中进入瓷厂
找到工作之后,涂奂庭在小南门头横弄安了家。替人画瓷除了日常生计之外,涂奂庭手上多少有些节余,于是他也买些瓷瓶茶杯,在工余闲暇进行瓷绘加工,然后摆在街面出售,成为了当时最为常见的“红店佬”。
时间随着涂奂庭的画笔推移,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全国工农业进入新的调整阶段。1955年,涂奂庭所在的作坊在第二次合作化中划入了二区第十画瓷社,次年又被合并到三陶瓷社。1958年,艺术瓷厂成立,涂奂庭随着所在的三陶瓷社的并入,而成为艺术瓷厂的首批陶瓷绘画技术工人。
第二代涂序生、涂序华
(一)涂序生随父进厂
涂序生生于1942年,是涂奂庭的长子。
1955年,涂序生在父亲涂奂庭划入二区第十画瓷社时正好13岁,是陶瓷技艺学徒的年龄,于是便顺理成章地与父亲参加了合作社,成为随父学艺的小徒弟。
涂序生的学艺与其父亲有些区别,他先是随父亲专门学习花乌瓷画,但第二年并入三陶瓷社后,他又开始追随当时的瓷画名家邹宝林学习人物画。并入艺术瓷厂后,涂序生学徒基本结束,自此,他便一直在艺术瓷厂技术、美研所工作。
自20世纪60年代起,涂序生便一边生产一边创作,至70年代初专业从事艺术陶瓷创作。
(二)涂序华顶替进厂
涂序华生于1958年,涂奂庭的次子,涂序生之弟。
涂序华的从艺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较普遍现象,即为顶替父亲入厂。 涂序华进厂之后,先师从兄长涂序生,从事人物绘画,但后来在企业的安排下,又跟随老艺人帅海龙学画雪景春景山水。
在陶瓷绘画的历程中,涂序华经历了多次变化:先学画人物,后改画雪景春景山水,而在从艺中,他也是先画人物,后又转回雪景春景山水,现仍以雪景春景山水为主。
第三代涂少波、涂海波
(一)兼具多种传承方式的涂少波
涂少波生于1963年,为涂序生之子,是涂氏陶瓷世家的第三代。
涂少波的从艺与当时的一个政策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展,对有一技之长的特种技艺人员关怀备至,聘请进厂,优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