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技艺的传承
2015/12/15 16:55:07

    在景德镇陶瓷艺术的2000年延续中,父子相传、师徒相授发挥了主要作用,自1910年中国陶业学堂创办后,院校教育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支力量。
 
涂序生(右二)、涂序华(左二)、涂少波(右一)、涂海波(左一)
    涂氏陶瓷世家兼具父子相传、师徒相授与院校教育等多种形式,是景德镇陶瓷技艺传承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
    家传
    “工之子常为工。”这句话是《管子·小匡》关于技艺传承方式的记载,表明了古代任何生产技艺传授都是以父传子的形式进行的,而且只传子,不传女,许多绝技被视为传家宝。这种父子家族世袭制教育方式,在陶瓷生产领域也不例外。这种形式的存在,形成了一种父子家族世袭制的陶瓷技艺教育。每一户工籍匠的家庭组合,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施教场所。
    从种种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如“精其工而供其役者,为景德镇魏氏,专其业而得其传,他族无与也”之类关于魏氏结窑手艺的描述。魏氏结窑,有师法秘传,他们排砌窑砖,每粘一块,只试三下,就紧粘不动,砌窑所用的泥浆,制法也有独创,不同于一般泥工所调制的。魏氏调制的泥土,稠入糖浆,黏结性能高,还有窑的高低、阔狭、大小、浅深,以及火堂、火械、火眼、火尾等,都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同治饶州府志》卷三《土产》中记载,有的窑户仿效魏氏的方法结窑,结果烧制出来的瓷器大半膨胀破裂,成熟的也偏倚不正,只有魏氏砌造的窑,不会发生问题。魏氏所砌的窑,称“湾窑”,在清朝以后,仍然世代相传,与魏氏湾窑相似的还有里村童氏,这个擅长“报火”的家庭也是时代相袭,且在一名为童宾的窑工手上,创造了御定大龙缸烧制成功的传奇,然后人奉为“窑伸”。
    这种家庭世袭的技艺传承方式,有着“技艺高超,传承严密”的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正是这种特征,也使得这些家族“各据一行”,而他们在传承中都能够不断钻研、总结、改进和提高,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从而推动着景德镇陶瓷技艺的不断发展。
    景德镇的陶瓷技艺世代传袭,是古代陶瓷教育的主流,一直延续至明清。
 
粉彩四方瓶《童趣》 作者:涂少波
    师承
    至明清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根须开始伸入,官窑照价给值的主流中出现了官民竞市,个体劳动者和自产自销的作坊主、工场手工业开始大量涌现,匠籍户及工役制彻底瓦解。
    利润要达到最大化,就需要扩大生产能力,从业人员的数量成为其中的重要因素,过去父子相传且只传子不传女的技艺传承与之相抵触,大大制约了规模量化的目标实现。这样,突破家传世袭进入带徒授艺便成为必然。
    家传世袭向带徒授艺的转变中,先是在行帮要求中,由家族世擅向乡族专擅的传袭面扩大,继而出现了招收界线的模糊,跨出了乡族,开始走向亲属、友人甚至熟人的师徒相授。
    学徒有严格的学规,学徒期一般为3年,期间只给食宿,不付薪资。徒工进入师门的第一年基本不学艺,而是为师傅的家庭做杂役,地位极低,鞭挞之苦是常事,他们直到第二年言教上手学艺,至第三年视为学徒期满。但这并不意味着出师,接下来的两年徒弟,还要为师傅无偿劳动两年,并要宴请行会帮头,才许转雇东家。学徒期间,师傅只给徒弟一点零用,帮师两年内,徒弟所得工值,师傅或全扣,或六扣,或八扣。师承的方式,学艺之难,满期不易,要获得一技之长,全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
    由于景德镇瓷业行帮的特点是控制严而内部不甚严,垄断性强又有些松动,主要表现为:
    精工巧技垄断性强,但一般技术限制不严,粗重苦工甚至没有限制,对外帮排他性强,对本帮内技艺的传授和开业,约束不甚严。因此,景德镇的制瓷技术逐渐被大批外籍工匠所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