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推陈出新——工艺美术大师涂少波
2018/6/23 14:55:53
涂少波,1963年出生于景德镇,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美院美术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教授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陶瓷大学科技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景德镇市文化艺术馆馆长。
涂少波潜心于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创新30余年,作品多为釉上彩人物题材,兼攻花鸟与陶瓷综合装饰。其作品风格有的细腻秀丽、有的粗犷奔放,富有现代装饰感,又不失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格调清新,创新高雅。
涂少波近年来在参加国内各项大赛中获奖三十余项,传略被收入《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等多种大型辞录。作品先后被收入《中国艺术家作品珍赏》、《中国现代陶艺全集》、《世界陶瓷艺术家作品精粹》、《中国收藏》等十余家出版社的美术画刊。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摄制纪录片《瓷都景德镇》时,他曾作新秀报道。
30多年来,涂少波从随父学艺、学院深造、实践、理论、再实践,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值得回味的路程,在釉上粉彩人物花鸟里得心应手,在陶瓷综合装饰领域中自由翱翔,不愧为涂氏画艺的第三代传人。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涂少波被授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迎来了他陶瓷艺术的春天,开始进入了他陶瓷艺术的新起点,追求下一个新的目标。
现代陶瓷艺术讲究视觉的冲击力,探索陶瓷材料的物性,这就大大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也为涂少波提供了研究现代陶瓷艺术的新契机。他清醒地认识到,东西方陶瓷艺术的互相渗透、互相吸收,更多是在形式方面的借鉴和采纳,而任何艺术新观念产生的基础,都离不开本国的民族文化,也就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对西方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新的理念,也都是要通过消化吸收,洋为中用,才能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那些不分清红皂白,生搬硬套,甚至采取“克隆”的办法,是得不偿失的。
涂少波大师创作的粉彩《福乐》壶,被里约奥运会首金获得者张梦雪收藏。
涂少波认为,中国陶瓷艺术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来说,不同的情趣理念,审美取向和表现手法,那只是不同个性的反映或差异,但它仍然推动着景德镇陶瓷艺术不断向前。陶瓷艺术的创作犹如建造大厦,对于一种风格样式的追求,势必意味着对另一风格样式的疏离和舍弃,重点在于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
选择与舍弃、传统与创新是艺术前进道路上不断需要做出的抉择,然而涂少波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这个度。从他的《思归图》作品来看,粉彩人物的意境达到了至臻至妙,王昭君在风沙漫天的塞外,侧身举头遥望那南飞的大雁,心怀故国,任凭风沙扑面仍仔细分辨着家乡故土的方向,锦袄裘袍掩盖不住她那“天外边风扑面沙,举头何处是中华”的思家恋国的情致。奇异的是,他用高温颜色釉“窑变”的肌理效果隐示边疆塞外的沙漠环境而不著笔踪,有“迁想妙得”模拟的想象空间,显露出他对陶瓷材质之取与粉彩工艺之舍的创新。
2003年赴香港办陶瓷艺术个展
2008年为奥运会设计制作《京华盛会》纪念瓷瓶,并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9应邀赴台湾进行陶艺交流
2009年《我爱我家》入选全国十一届美展
2011年《昭君出塞》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12年《家》入选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
2013年《童年的记忆》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4年《红楼大观园》荣获“杜鹃奖”金奖
2014年《天真童趣》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