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明今 |一日研学从“瓷”开始——三宝瓷路的前世今生
2021/7/10 16:53:06
课程概括:重走瓷石的开采路线→了解瓷石加工方式→运瓷(不dun)历史再现→认识古瓷的魅力与文化→体验制瓷技艺→浅谈器物美学。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走近三宝深处,长林浮云及幽深的韵味常伴古老瓷迹遗址。有人四顾环绕,俯身嬉水,被宁静的丛林里的几处鸟啼吸引,感受溪水从脚踝流过的悠扬;有人背囊徒步,只为接一捧山泉煮饮,感受清风明月可待之深寂;也有人对此处的文化应接不暇,人与人之间对于瓷器的交谈不绝于耳。如今的三宝可谓是自得宝地,但你可知,百年间,代代人的努力,却不似我们眼中那般简单而美好,陶瓷从瓷石开采到水碓将其化泥,乃至烧制期间的故事,且听我娓娓道来。
早晨跟随老师从三宝往深处行至五千米有余之地,方见两处深洞,打光而不见底,此乃古时瓷业人民打矿采石遗留之所。采矿的两种方式,什么时期景德镇用什么样的采矿方式,同异利弊,皆在此处由老师缓缓说明。
让我们跟随轱辘车的印痕,途径铁栏关虎,来到八股湾,水碓声伴随着溪水潺潺,不绝于耳。时至今日,古法瓷泥的制作,仍被保留下来。靠水力的推动,将瓷石化泥。在这里,我们将从老师口中了解到瓷石粉碎,淘洗,制不(dun)的工艺和以及些许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古时的杨梅亭,又称胜梅亭。是古瓷运输歇脚处,也是杨梅亭古窑遗址。不同于当时手捧大碗茶的情形,如今的杨梅亭下,在湖田书院里,呈现的是青匆标本馆所收藏的历代瓷片的遗留,我们可以从中或听或看,了解时代变迁下,古人的雅俗共赏。亦或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体验一把古法拓片的乐趣。
古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几时,人们就开始讲究不时不食,一期一会。行至书院,对瓷文化有所了解后,在书院长桌上进食。看着手中的瓷碗瓷杯,品一杯浮梁茶,夹一箸景德镇特有的碱水粑,饺子粑等美食。品味餐桌上的一期一会。
在了解了古代开采瓷石的艰辛后,你会不会对手中的泥巴怀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好似它行至千年,来到你的手中,期待与你了却一段缘分。在拉坯大师占绍林的工作室中,你可以闭上眼睛,感受泥土的声音,用手画出一块瓷泥的形状。静待几周后,体会它的蜕变。
走过古老的矿洞和水碓,感受现代科技下手中的泥土后。在窑火千年遗留处,回看景德镇青白瓷之光致貌美、细腻如玉,感受器物上的行云流水,通览景德镇的制瓷历史。(赠与项目,周一除外)
孟铃烁
*艺术品高级鉴定评估师
*青匆艺集陶瓷文化中心负责人
*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
*马鞍岭景漂工会主席
*景德镇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客座导师
主授古陶瓷鉴赏与文创研发
占绍林
*国家级技能大师
*全国技术能手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占绍林陶艺实践基地创始人
*全国非遗专家数据库成员
*国家级职业技能高级考评员
*首届"赣鄱工匠"荣誉获得者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