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虽去 风范长存 ——深切缅怀苗锡锦先生
2024/8/3 12:34:16

公元2023年9月25日,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苗老锡锦先生,惜别了他心心念念的钧瓷,无疾而终,驾鹤西游,是年93岁。孔子云:“知者乐,仁者寿”。在离世的钧瓷艺人中,先生是最年长的一位。
斯人虽去,风范长存。
苗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钧瓷艺人,1949年,19岁的他走进刚刚组建的人民工厂(地方国营瓷厂),开始了自己的陶瓷生涯。70多年来,苗老见证、参与了钧瓷从恢复、发展到繁荣的整个过程。他以瓷为骨,以钧为魂,以钧瓷文化传播为已任,成为一位著名的钧瓷文化学者。
苗老先生慈眉善目,为人谦和,说话轻声柔语,总是带着浅浅的微笑。他一生精彩纷呈,大抵有三件事情可以载入钧瓷史册。
 
作者(左)采访苗锡锦(右) 摄影 | 吕超峰
先说他的《钧瓷志》,本人也是通过这部志书与苗老先生结缘的。这是当年研究钧瓷文化的必读书籍,也是钧瓷史上的第一部志书,不仅填补了国内五大名窑没有志书的空白,更重要的是使钧瓷的历史得以传承,文化得以光大。钧瓷艺术渊源流长,因为鲜有文字记载,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钧瓷一直籍籍无名。20世纪30年代以来,尽管有了钧瓷的相关记述,仍是零碎而散乱。1984年,身为神垕钧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的苗老,授命主持《钧瓷志》的编写工作。面对无资料、无经验、无经费的重重困难,他上下协调,奔走呼号,殚精竭虑,矢志不移。直至1999年,历经15个寒署,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借鉴了集体研究的具体成果,详细记载了禹州市烧造钧瓷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窑区分布、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以及人物、文献、历史掌故等。该书对钧瓷的起源与历史沿革进行了挖掘与探究,对钧瓷的成因与工艺流程进行了慨括与总结,对钧瓷的特点与文化进行了梳理与慨括。该书面世后,在陶瓷界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反响,此后该书曾连续再版。随后,苗老还与儿子苗长强一起,陆续出版了《中国钧窑考》《钧瓷赞歌》等书籍,不仅系统地弘扬了钧瓷文化,更为后来的研究者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图 | 苗锡锦 摄影 | 吕超峰
潜心研究,为“钧瓷始于唐”提供物证与数据支撑。长久以来,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字记载,钧瓷的起源众说纷纭,从唐代说,宋代说到金代说,甚至还有明代说,莫衷一是。苗老先生与当地的钧瓷艺人遍访古窑址,多次发现钧瓷发展重要转折点的关键性实物。仅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出产的钧瓷标本就达上万片,几乎能列出一张钧瓷编年史。1977年在神垕下白峪村发现的的唐代花瓷古窑遗址,被陶瓷界认为是一次重大发现,提示了钧窑早期历史与唐代花瓷有关,其成果载入了《中国陶瓷史》。2001年,苗老又将花釉瓷标本与宋钧官窑标本送往山东硅酸盐研究所,与中国古陶瓷专家刘凯民一起,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胎、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同撰写了《唐代花釉瓷的本质及其后世分相乳光釉的关系》的论文。这篇发表在2006年《山东陶瓷》第一期的文章表明:唐钧釉与宋钧釉,都是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特点的分相乳光釉,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类釉。
 
禅尊 | 苗锡锦作品
 
东方红鼎 | 苗锡锦作品
还有一件事也许鲜为人知,这就是结缘天津美术学院,推动神垕瓷区的造型创新,为当地窑口发展培养后备人才。这个钧窑史上的一段佳话,其实来自一个看似偶然的不期而遇。
1977年秋,时任神垕镇工业办主任的苗锡锦到镇政府招待所办事,巧遇两位温文尔雅、学者风范的客人,交谈中得知他们来自天津美术学院,一位叫王麦杆,一位叫朱金鹏。此前他们在北京参观了河南省轻工业厅举办的钧瓷、汝瓷、唐三彩展览,对钧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算到神垕建立创作基地。他们持公函到一家国营企业联系,该厂却以钧瓷釉方属企业机密,外人不得随意接触为由给予婉拒,两人正准备打道回府。长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