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文化的守望者——苗锡锦
2015/9/8 17:59:15
钧瓷泰斗苗锡锦
苗锡锦是土生土长的钧瓷老艺人,更是知名的钧瓷学者。
1949年,19岁的苗锡锦走进刚刚组建的人民工厂(地方国营瓷厂),开始自己的陶瓷生涯。50多年来,他见证了钧瓷从恢复、发展到繁荣的整个过程,仅他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出产的钧瓷标本就达上万种,几乎能列出一张钧瓷编年史。1999年,苗锡锦老先生主编的《钧瓷志》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钧瓷志书、首部钧瓷历史的专业文献,填补了国内五大名瓷志书的空白。2012年,82岁高龄的苗锡锦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共同出版了《中国钧窑考》,对钧瓷的历史及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
著名古陶瓷专家耿宝昌、陈华莎与苗锡锦老先生及瓷网总经理朱东明。
著名陶瓷专家耿宝昌对父子二人执着投入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长期以来,他以瓷为骨,以钧为魂,以钧瓷文化传播为己任,成为钧瓷历史文化的守望者。
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还有一件事鲜为人知。1977年秋,时任神垕镇工业办主任的苗锡锦到镇政府招待所办事,见到两位温文尔雅、学者风范的客人,交谈中得知他们来自天津美术学院,一位叫王麦杆,一位叫朱金鹏。此前,他们在北京参观了河南省轻工业厅举办的钧瓷、汝瓷、唐三彩展览,对钧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算到神垕建立创作基地。他们持公函到一家国有企业联系,该厂以钧瓷釉方属企业机密,外人不得随意接触为由给予婉拒,他们正准备打道回府。一向尊重艺术的苗锡锦认为对转型时期的神垕,这是天赐的良机,赶忙将他们挽留,在征得神垕镇党委同意后,迅速赶赴天津,与天津美术学院领导达成协议,将神垕镇镇办企业东风瓷厂定为该学院创作基地。随后,该学院派工艺系教授王麦杆、王之江、王家斌等一批具有较强雕塑能力的教授及学生组成团队,常驻东风瓷厂。在长达数年的往来中,教师们设计了一批如《双鹤瓶》《朱雀瓶》《瓜楞瓶》《骆驼笔洗》等经典造型,其中《双鹤瓶》在全国首届工艺美展中荣获大奖,这些造型至今仍属钧瓷的代表作。
天津美院的教师们不仅设计造型,还着重瓷区人才的培养,先后举办了多期工艺美术培训班,帮助神垕艺人到天津美院深造,张自军、杨国政、苗长强等如今较为知名的大师都从中受益匪浅。天津美院与神垕瓷区的这次结缘,不仅推动了神垕瓷区的造型创新,还为今天窑口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后备力量。
尊重艺术,尊重人才,长年的知识积累和人生历练让苗锡锦具有大于常人的视野,因而才有了这次看似偶然的不期而遇,形成了钧窑史上的一段佳话。
谈到钧瓷的发展情况,苗锡锦老先生很有想法,他认为钧瓷要有大的作为,有几个问题必须要注意:
第一是继承。钧瓷是老祖宗的发明创造,我们的祖先了不起,早在宋代就完成了分相乳光蓝釉和铜紫红窑变釉两大发明,使钧瓷成为一个独立并具有个性的瓷种,这个瓷种天人合一,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饭碗,所以一定要继承好,要对得起祖先。继承的前提是要敬畏祖先,敬畏大自然。我们看看宋代官窑的造型、釉色,就知道我们的先人多么智慧,多么敬业。
第二是创新。古人有古人的追求,今人有今人的审美。既不能以传承为理由因循守旧,也不能以创新为借口异想天开,而是要创新不离宗,仿古不泥古。
苗老认为,要做到创新,必须弄清钧瓷的本源。我们的先人为了创造一个新的瓷种,可谓历尽艰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可谓功德无量。我们应当常发思古之幽情,把他们的高超技艺和创新精神像读名著一样细细研读,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从而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创造出属于当代的钧窑作品,像我们的祖先一样,也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宝贵遗产。
第三是教育,就是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