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驰神纵 超逸纷呈——感悟工艺美术大师熊军的逃逸世界
2011/6/14 20:22:36

熊军简介:
    青年陶艺家,艺名梦静,号龙虎山人。西苑轩主。199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市美协副秘书长,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陶艺创作室主任。绿宝石玉瓷网签约的著名陶瓷艺术家,2009年陶艺作品《我爱我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同获江西省第十三届美展金奖,
通过对陶瓷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以及受国家级大师王锡良、秦锡麟、熊钢如和高级工程师黄伯美等老师的指导,熊军不仅在陶瓷绘画方面有极高的造诣,而且对陶瓷的拉坯、绘制和烧窑等工艺流程都融会贯通,主要研究釉下彩绘和色釉综合装饰。设计大胆,手法新颖.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和陶瓷艺术语言。

 

熊军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高温色釉《月是故乡明》

 

高温色釉彩绘瓷板《海•想》
   
    但凡来过景德镇的人,尤其是略懂陶瓷艺术的人都会感叹,就像走进立体面的中国画殿堂。一方面惊赞传承的表现如此登峰造极,另一方面又感觉似乎缺失了什么。
    难怪有人说,我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陶瓷语汇创新不够却盛产临摹国画的风行年代。这话也许有些过分然而却带给我们深层的思索。也许我们可以容忍没有新意的传承表现,但我们不能容忍没有灵性的单纯照搬,也许我们可以容忍具象下的平淡,但我们不能容忍千面俱同的重复。因此.我们说站在中国艺术陶瓷制高点的平台上.应该探索陶瓷语汇的创新与丰富,这也正是当代中青年陶瓷美术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我与熊军相识,是在去年北京陶瓷成就成果展上,他的神态与气质。特别是挂在亲和脸上的山羊胡须的作派就和他的作品一样,风格明显。在熙攘的参观人群里,一下就辨认出谁是熊军,哪是他的作品。
    熊军的作品,我们之所以关注.就是因为他的作品独具一格,会给我们带来一股清新气息,带来一种新的“遐想”,无论是点线面的装饰手法,还是传统用料的“影青”“色釉”装饰,都把西方前卫的大胆构图和造型与中国传统的点、线、面表现和谐融合在一起,运用现代的解构手法,把整个画面推向令观者沉思的境地。进而冥冥地感到一股张力油然而生,那碎碎的朱红仿佛点燃了由张力扩散的奋进,预示着人生理想的企望。
    在《大海》系列里我们所能见到的又是另外一种类型的表现形式,在技法处理上明显运用了西方油画对于光影效果追求,以及焦点透视的方法,将整个浪花、礁石、飞鸥、沙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每一位观者仿佛都置身于咆哮、汹涌的大海之边,感慨自然界的壮美。同时,对于人生旋即有厂一种全新的认识,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襟与豪迈的气度。
    品读其《月夜》综合装饰系列作品,给人的则又是一种小桥流水、返璞归真的效果。虽以传统的章法为主题展现.但将传统影青、色彩与釉上彩大胆地块状结合.使作品在构图、立意、取材上呈现出不禁锢于传统的视觉冲击,表达了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完美的意境,更可以读出作者在秉承传统,但又力求丰富表现、不断创新的新境界。
    也许好的作品是无法言说的,但通过解读而引伸的通灵意境,不仅观者为之共鸣,我想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独白,这种独白就是引发我们对艺术生命的一种诠释。熊军告诉我说:克制“形”的约束而放纵“意”的表现,是他这段时期的探索,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我都会有不同的思想律动,我的作品只是记录那些律动的片断,它反射出我通过陶瓷载体抒发我对世间的认识角度和层次。他同时也告诉我说:搞艺术的人要拿望远镜看同行,拿放大镜看自己。
    熊军的品性极富个性化,但又兼具谦慎、温含,多年的探索和追求,使其作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彩笔之间赋予了新的形式与语言,这正是一种由感而发的呐喊,一种人文思考的探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