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葆桢先生传略
2019/10/30 12:12:47
第一章 家世 战乱 避走重庆
1916年5月7日,江苏省北部离历史名城徐州百余里远的宿迁县苏圩,村塾先生的房子里传来了婴儿落地的啼哭声,先生给儿子取名子幹,他就是后来以“苏葡萄”而称誉中国画坛的花鸟画家苏葆桢。宿迁是平原地区,放眼望去,不见边际。虽在长江以北,但气候风物,亦与江南水乡接近。有交叉的河道,不息的蛙鸣。塘有鱼虾,土有蔬瓜,栏有猪羊,笼有鸡鸭。圩子是苏北的一种村落的名称,住的基本是同姓人家,面积很宽,建筑屋都比较低矮。圩子的边缘有一条很深的河沟环绕,以示与别的圩子的界限。
塾师家有薄田数亩,房前屋后的园子里栽种有一些花木蔬果,如月季、玫瑰、桃花、腊梅、菊花、葡萄等,既可以作为一种观赏,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特别是玫瑰花,所收的花瓣腌上糖,是乡里过年节包汤圆的好心料。玫瑰花骨朵晒干后可作茶。葆桢先生从小就对花卉、鸟类十分有兴趣,平日里跟随家人弄花木,浇水、施肥、锄草,到了该采花作茶的时候,一家人起了个大早,将玫瑰花连蒂采下,放入一个竹编的大晒篮,鲜艳的带露玫瑰散发出清新的香味,满园子及采花人都熏染得香了。葆桢先生还十分喜爱小动物,把别的孩子捉到的不会飞的小鸟带回家喂,把米粒捣碎泡软,一点一点地喂,小鸟长大后飞出去,只要一唤,小鸟就回来了。这令他从小就对花木、禽鸟的形象结构和羽翎颜色十分熟悉。
苏葆桢先生之父苏老泉公是前清秀才,喜好书画,家中收藏有一些碑帖字画,闲时拿来欣赏。苏先生六岁时经父亲启蒙,初试画笔,在绘画方面就表现有很高的天赋。看到儿子潜在的天赋,老泉公就节衣缩食,积点钱到上海的书店邮购画帖给儿子临摹。江苏是文人、画家辈出之地,老百姓爱画是风俗,许多人家都藏有三五帧古画,左邻右舍看着苏先生画画入迷,都主动把家中的一二件藏品借给他临摹。七姑八婆要描花鞋面样,也找到他;哪家姑娘想绣个荷包、肚兜的,也找到他画一两枝牡丹、菊花;圩子里有人结亲,图个喜气,也找他画画贴到家具上面。乡间并不讲究纸笔,硬纸、毛边纸、生宣熟宣,都拿来作画,无形之中,早早锻炼了苏先生对各种纸的性能的把握。
上初中后,美术老师余定栋先生特别喜欢他的聪明颖悟。余先生是上海老画家张律光先生的弟子,对萧谦中、胡佩衡的山水和张书旂的花鸟画都颇为熟悉,在余先生的指教下,苏先生画技大长,学期结束时,全校举行绘画课外小组的画展,他得了头奖,奖品时一本《书旂画集》,从那时起,张书旂先生的画风就影响着他。初中毕业,家中无法负担投考美术专科学校的费用,苏先生只好就读本校的职业高中部,学习玻璃制造业。职高部不但教绘画技艺,而且让学生给校办工厂设计制作花瓶、笔筒、帽筒等,对学生锻炼很大。后来,学校改名叫江苏省立窑业学校。转眼高中毕业了,因为成绩优秀,学校将苏先生留下,一边担任刻印钢板印刷材料之类的杂务工作,一边也为学校的窑品设计画画。1936年,窑业学校得到几名公派留日的名额,到日本学习玻璃器皿的制作,苏先生也在入选者之列。大家欢天喜地治装出发,都到了上海,准备乘海船东渡时,忽然传来消息:不走了!因中日关系突然紧张,留学之事取消了。大家很扫兴地回到窑业学校。
风声越来越紧,常听到飞机低沉的轰鸣声呼啸而过。宿迁城里风声鹤唳, 1937年7月,抗战终于爆发。学校的几位青年教师相约去参加青年军抗日,苏先生也去了。其实青年军只是东躲西藏,并未与日本人交手。1937年底隆冬,快进旧历除夕了,军队正匆匆行军于河边,忽遇日军飞机轰炸,大家慌忙躲到桥下。河面结了冰,大家就站在冰面上。由于人太多,冰层垮了,齐刷刷地掉进了刺骨的冰水里,冻得人直打颤。飞机走后,大伙才从河里出来,脱下衣服烤得半干又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