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争议百年未绝
2013/12/26 23:03:17


 

    关于中国画评判标准的争议,自“五四运动”以来可谓此起彼伏——激进的、中和的以及卫道士般的诸多观点相互交锋,一直持续不断,有时甚至演化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在争议中,所有的观点都能找到支撑的依据,那就是历史上一些名人的言论。很少有人能通过自己的实践生发出新观点,大多具有“借尸还魂”的味道。
    我认为,任何观点都要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也就是通常说的“实践出真知”,而不是在自己没有实践或实践还处在开始阶段的时候,就对前人和时人的观点进行浮想联翩的批评。事实上,中国画评判标准争议不断或者说中国画评判标准混乱,与某些理论家缺少实践以及一些画家概念混乱有很大的关系。 
    画作的好坏与名气有关吗?
    由于体制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以画家头衔和身份的高下来衡量其作品和言论水平的高低。人们追逐的是“名人名作”和“名人名言”。“人微”者,即使说得再有道理,也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当然,就更不会被当做一个观点予以重视或引用了。
    “名人”之间的探讨虽然能生发出很多启迪人的思想和观点,但有时也会闹出一些笑话。我在这里举两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是胸无点墨的“一流评论家”,一个是鼎鼎大名的“绘画大师”。
    一次,一位无涉翰墨丹青、颇有“名气”的美术理论家到寒舍向我讲述他的“理论研究的理念”:“尽管我不画画、不写字,可我在书画理论上研究的课题主要是‘道’,而不是‘器’。‘道’是‘形而上’的;‘器’是‘形而下’的,是技术层面的。就像您的研究,您是从您自己的创作实践,即‘技术’层面来研究书画艺术,包括您的书画鉴定。因此,我们研究的不是一个课题。”
    对这位振振有词且话语中带着咄咄逼人味道的理论家的话,我只能洗耳恭听。他一上来就搬出了《周易·系辞上》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话语,我还能说什么呢?说实话,关于什么是“道”,这位老兄可能比我懂得多。虽说如此,也无须如此居高临下、煞有介事地先搬出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来堵住我的口。他有《周易·系辞上》和《老子》撑腰,我没有必要不让这位老兄继续陶醉在“高处不胜寒”的氛围中。
    我很留意一些专业媒体上书画理论研究的文章,但只欣赏那些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专业人士撰写的文章。对那些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而是通过拼凑、组合古今书画理论观点写成的文章,我向来是不屑一顾的。对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作者写出的这类“复制”前贤研究成果,而后“粘贴”起来的文章,我心里极其鄙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起码的道理。不经过一定的实践,就不可能获得对某一事物的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怎么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呢?翻遍历代绘画理论,我们会发现,大凡能道出真知灼见的多是有相当成就的实践家,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以为,搞书画理论研究,不是玩“噱头”的滑稽表演。据我了解,我前面说的那位理论家从没有拿过画笔。他最初是爆爆米花的,后来写小说,再后来又去砌“四方城”(麻将),还在邮市里待了不少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美术细胞”突然被“激活”,搞起了美术史论研究和美术评论,并借助写小说所积累的胡编乱造术,还真的整出几本“学术专著”。我看了其中一本,其文笔还可以,就是没有一点儿新鲜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