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易南端”——易水砚
2015/9/12 18:18:3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房四宝独具特色。纸墨笔砚“文房四宝”中,砚集中了雕塑、书画、金石、文学、历史等文化艺术,内涵最丰富,承载着中华文明,收藏价值最高。    易水砚是中国著名的古砚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易州志》载:“砚台,产于台坛村”,“石质不亚端溪”,“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近年来,收藏易水砚的藏家越来越多。
  易水砚产于古易州(既河北易县),始于战国,盛于唐宋,有“北易南端”之说。
 
  唐诗赞曰:“南山飘素练,晓望玉嶙峋,遥忆最深处,应多著石人”。到了宋代,易水砚更为赵氏皇族所垂青,名列宫廷贡品中名砚之首。鉴赏家赞易水砚:“质地 坚润而刚,色嫩而纯,滑中有涩,涩中不滞笔,涩而易发墨,其色尤艳”。明代鉴赏家赞易水砚:“质之坚润,琢之圆滑,色之光彩,声之清冷,体之厚重,藏之完 整,为砚中之首”。这是古人赞美易水砚石像玉一样晶莹。千百年来,易水砚以其天赋优等石料和独特艺术风格名扬天下。
 
   制作易水砚的过程主要分选料、制坯、设计、雕刻、打磨、上蜡、亮光七道工序:
  选料:将拣出的石料用铁凿轻轻敲击,发音如铜声即为上品,发音低沉者次之,发音如瓦者即有石病,不宜琢砚。砚石硬度要适中,断面硬度与版面硬度相差不能大于一级,构成砚面纹饰的各种矿物质与砚面基本硬度也不能超过5级。选好的石料用水洗净,进入下道工序。
  制坯:分锯坯和磨坯两步。画线后的石料分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三种。锯时应确保截面与砚面垂直。带盖的砚台要先将锯好的砚盖用钢锉定型为圆、方、或是随形 之状,然后用粗沙在石板上平磨,平整后改用磨刀石粉加水磨,最后使其四面平整。制成砚坯以见不到节理裂隙或次生充填物的矿物细脉者为上品。
设计:按砚坯大小、质地优劣、形状方圆等赋以不同图案,将图描于砚坯上,循图雕刻。
   雕刻:雕刻是一种艺术创作,与书法、绘画同理。步骤分凿形、抢平、片光、走细,刀法分平雕、圆雕、浅雕、微雕、镂空、阴雕阳刻、阳刻阴雕刚柔相济。图案布局得当,疏密相间。
  打磨:雕刻完成后,砚面和图案必须磨光。先用细石将砚通磨一遍,再用细沙纸水磨。图案部分可撒些细磨石粉,用牙刷磨光,有的需故意显示刀痕者例外。
  上蜡:将雕刻好的砚台水洗干净放入布置好的大铁锅内,沸水蒸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看火候使砚石热透再取出,要做到纤尘不染。然后将蜂蜡或是白蜡放于砚池内融化,再用毛刷均匀地将整个砚体刷遍,待温度降到蜡在砚上固化如漆即可。
  亮光:用薄麻布缠于手指上,在上好蜡的砚台上或擦或蹭,手指灵活掌握力度,将砚台的光亮度擦到最佳的效果为止。
 
  一方好砚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好的工艺设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石材的大小、形状、花纹等,设计出作品的题材,以及主题、构图、布局。设计者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如下几个方 面:深厚的文化底蕴、超常的空间想象能力、独到的审美能力、灵活多变的处置能力和巧妙的构思构图能力。这样才能做到以料构思,因材施技,巧妙地利用石材上 的石眼、色层和纹理,融天然与雕工于一体,制成精美的砚雕艺术品。
  第二,是精湛的雕工。雕工即雕刻工艺,是设计构思的实施过程,关系到砚雕作品的优劣成败。好的雕工可以使作品栩栩如生,使人赏心悦目,用之如意、赏之高雅、藏之升值。
  第三,是好的石材。易水砚和其他砚石一样有其独具的特点,比如说它的水纹,它的黄标、绿标、石胆、石眼,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天然纹理,均与其他石材有所不同。易水砚的石料是一种水成岩,古人把它叫做“紫翠石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