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园”里的常青藤——工艺美术大师王采
2015/9/7 12:15:30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王采
采访王采之前,我问一个认识他的人,“王采这个人有意思吗?”“有意思!”“怎么个有意思法?”“他爱笑。”这就对了。看一本关于王采陶瓷艺术的小册子,上面的王采玉面弯眉,笑吟吟的;再看他的作品,满满的童趣,要不就是花草虫鱼,一派怡然——偶尔也会有山莽苍松,但一律极强的装饰感——还没见王采,他所有的精致与惬意,已经活泼泼,跃跃然。
我以我的轻松,去见王采。
“我们是六姊妹,我行三,兄弟姐妹全有。”62岁的王采似乎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很满意,尽管他没有详细地述说他的童年与少年,但处在兄弟姐妹的众声喧哗中,早期的王采应该过得不错。我没有把王采的这一交代看成一句闲话,显然,它是必要的。王采擅画童子,画上童子或对弈,或斗虫,或秋千,或琵琶,或花间扑蝶,或石上横笛……多为众乐,少有孤儿。这应该是他幸福的童年写照。
15岁的王采被时代提前抛向社会。1968年,王采离开父母,下放到浮梁县寿安公社,即现在的寿安镇。这一去,就是八年,离家时孑孓而行的少年,回家时已是虎步狼行的汉子。关于这段历史,王采着重谈了,但并不是浓墨重彩的渲染,而是回首当年的平静。
我记住了这样两个细节。
一是王采因为擅画,于是被派上用场,为大队出板报,或者在山腰书写巨大的标语。王采说:出板报的时候点灯熬夜,买上一斤糠饼就是宵夜;而在山腰书写的巨大标语,则为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誉与荣耀——前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犒赏,后者则完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成就感。
还有一个细节是1973年,王采回城前夕,似乎是一种最后的磨砺,他被派到一个小煤窑去挑了两个月的煤,事隔42年,王采在谈及曾经的60多个重负的日子时,表情凝重,笑容全无……
我问:“苦吗?”,王采回答:“苦。”再不肯多说第二个字。
我一直认为,中国近几年艺术市场的井喷,和我们经济发展30年的财富积累有关,但更和我们之前遭受的破坏与苦难有关,中国的艺术家似乎每一个人都是悲情的苦主,都经历过类似王采这样的蹉跎岁月。当某人被生活重压到几近匍匐时,有异样禀赋的人体味的就不仅仅是苦难,而是更多的关于大地的细节。从这个角度看王采的陶瓷作品,你就能玩味一种由沉重中逃出的飘逸。那是沙地里怒放的一抹葱绿,是断垣上蓬勃的青藤,是对生还的庆幸,是对甘饴的感恩,是一种真正的释怀。(文/黄茂军)
简介:
中国瓷网总经理、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与工艺美术大师王采
王采,男,1952年生,安徽黟县人,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之子。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助理,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总工艺美术师。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绿宝石玉瓷网签约的著名陶瓷艺术家,景德镇市政协委员。
王采出身于景德镇“陶瓷世家”,父亲王锡良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自幼“随父学艺”,凭着自己的耳濡目染和悟性,在乡村、在陶院、在坯房、在自己的小斗室里“信笔涂鸦”。他说:画就是画,就是要好看。他选取了别具一格的表现语言,这就是被人称作“写意”的人物画。他感到自己就适合表现这种优美,并想把这种优美表现推到极致。仅就此一点来讲,他比很多人都勤奋得多。因为有些人是袭前辈的风格亦步亦趋,有些人则是弃中崇洋,充当前卫派。而他却是在汲取传统墨趣下,力求在表现形式上求得创新的突破,以形成自己作品的个性特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