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的工匠精神
2014/9/15 12:00:02

    工匠精神是什么?先讲一个英国人的故事。
    英国木匠哈里森,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名,是因为他解决了连牛顿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造出了在大航海时代航船能够确定自身所在经度的航海钟。
    这个发明不但为人类的远距离航海扫平了障碍,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哈里森发明航海钟的行为不是为了所谓人类航海事业,而是英国政府设立的两万英镑奖金——这笔钱在当时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的一亿元人民币。但他在1730年造出了第一代航海钟H1,并没有就此罢休领钱完事。他共用了43年,将航海钟进行了四次升级,其中第三代航海钟H3经过了十几年的升级改造,而这些升级改造都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等他拿到奖金时,已经80岁了。
    这就是工匠精神,不论怎样,要对得起自己手里出来的活儿。
    “你跟人生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与君共勉之。
    《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是紫砂泰斗顾景舟一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不会做工具,就不会做壶。”这是顾景舟向徒弟们灌输的第一个理念。
    顾景舟把自己的制壶工具拿出来,摆成长长的一列。如:搭子、复子、木拍子、木转盘、鳑鲏刀、铁尖刀、距车、墙车、竹拍子、泥扦子、勒子、篦子、线梗、明针、丝尺、挖嘴刀、木鸡蛋、独个、印槌、顶柱、水笔帚,等等。像冷兵器时代的战具。那种精美、讲究、适用的程度,完全可以当工艺品来欣赏,让徒弟们看了咋舌不已。
   
 

    顾景舟先生的工作台
   
    记住,好壶是好工具做出来的。那么,怎样才算好工具?好工具又是什么做出来的呢?
    也就是说,做工具的工具,从哪里来,用哪些材料,怎么做?
    他自己,有一把德国造的“什锦锉子”。小巧,灵便,锋快,好用。只有在说起这把“什锦锉子”的时候,顾景舟绷紧的脸上,才会难得地露出一点明朗,他告诉徒弟们,这是他当年在上海的时候买的,非常好用。那把德国锉子,是专门用来作工具的工具。
    做工具的工具怎么选?顾景舟开始层层剥笋。不经意间,徒弟们被他牵引着,一步步走向问题深处。
    慢慢地,徒弟们开始提心吊胆。顾辅导越来越严厉了。他第一遍教你的时候,态度是好的,讲述也很清晰,但他只讲一遍,你要专心,记牢要点。之后你做错了,他走过来,劈头一顿骂。
    骂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字面解,这句成语并无呵斥意思。但从顾景舟嘴里迸发出来,字字如同棍子一样。
    关于工具,顾景舟说,每个人不必完全一样。因为,各人的手势、力气、习惯不一样。但有一点,必须一样,那就是,得用。“得用”是一句宜兴方言。内涵是丰富的。得,得手、顺劲、应心;用,不仅要好用,还要耐用。
   
 

    上图:木拍。
    中图:顾先生自制的水笔。
    下图:顾景舟先生专制的尖刀小拍子
   
    做一把壶,要多少工具?顾景舟的一把掇只壶,用了二十多道工序,一百二十多件工具。这一百二十多件工具,只用来做掇只壶;如果,换做另一种壶,那工具就要重做。为什么?因为,壶不同,制壶的工具也应不同。顾景舟要求徒弟们用十个抽屉来装工具。这一点,与坊间的铜匠颇为相仿。铜匠的工具,是用担子挑的。
    徒弟们埋着头学做工具的时候,顾景舟在工场里来回转悠。突然,他在一个徒弟背后停下了,那个徒弟不回头就知道,是顾辅导,肯定自己又有什么做错了。一吓,脸都白了。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别的工艺班学员,学做壶学得热火朝天。可是,这里还在做工具呢。而且,顾辅导的要求,越来越高,脾气也似乎见长。
    终于,做工具这一课,结束了。徒弟们这时发现,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