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顾景舟先生制作仿古壶的那段历史
2016/5/14 13:40:07

      廿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少数古董商高薪聘请了一些宜兴紫砂名家至沪上私密作坊,仿制或臆造了大量著有明清名家印款的紫砂器。现在我们所知当年去上海的紫砂名家有蒋燕亭、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蒋蓉等等,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以及当事人缄口不言,这一段历史的很多细节,至今仍是谜团重重,就连顾景舟先生,何时参与上海仿古,也没有一个定论。本文希望通过一些资料的挖掘整理,以及间接相关人士的访谈回忆,尽可能复原出事件真相的大概轮廓,为专家学者进行深一步的探讨研究提供一些铺垫。
      一、顾景舟在上海紫砂仿古的时间
      首先查阅了赵岳先生的《紫音希声——顾景舟紫砂艺术研究》一书,其中早期有年款的作品如下:(以下作品照片均由赵岳先生提供)
 
1934年“传炉壶”
 
1935年“小石瓢壶” (龙溪魏梓敬珍藏)
 
1936年“汉君壶”,落款“二五年秋于阳羡”
 
1942年“洋桶壺”(赠徐祖纯、壬午兰秋)
 
1942年 “四方侧角壶”(壬午冬月)
 
1943年“洋桶壺”(癸未仲夏)
 
1943年“玉露套壶”(癸未仲秋)
      从存世的作品年代分布来看,1936年秋天到1942年的这段时间里,顾景舟先生几乎没有作品;而恰恰是这一段时间,包含了顾景舟先生在上海仿古的时间。
      在其它研究书籍之中,关于在顾景舟先生上海仿古的时间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1936—1938年在上海仿古。
      如《紫砂泰斗——顾景舟》(徐秀棠 山谷著)、《中国紫砂大师》(山谷编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高英姿著)。根据《中国紫砂大师》记载:1936年,21岁的顾老应聘于“朗氏艺苑”,在上海仿古做壶两年多;1938年 回到宜兴;1939年2、3月得天花(山谷采访顾景舟的弟弟所得);1942年去上海标准利用公司。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中提到:1936年顾景舟被上海的古董商郎玉书看中,……据他自己回忆,这一段时光大约三年多(23-27岁)……
      另一种说法是:1939年—1942年在上海仿古。
      如《北山汲古》(谢瑞华、黎淑仪著)、《布衣壶宗》(徐风著)。在《布衣壶宗》中说明了其主要依据:顾景舟徒弟潘持平回忆说,1985年12月2日,顾景舟与潘的谈话中,确认自己是1939—1942年在上海仿古,开始在朗氏艺苑,后来到标准陶瓷公司……1936年顾景舟才22虚岁,虽已在蜀山窑场小有名气,但技艺还不够全面。郎玉书不可能花60大洋聘请一个不太成熟的年轻人去上海。而1939年,顾景舟已经25岁,无论名气、年龄,都较前大的多……”。
      从顾景舟先生存世紫砂壶上落款的年月可知,1936年秋天顾老还在家里做壶,当时应该还没有动身或将要动身前往上海。另外顾老做洋桶壶时应该也是在宜兴家里,不可能在上海仿古做壶,所以1942年八月顾景舟先生已经返回宜兴。根据紫砂工艺的特点,或许时间还要提前一点。那么,顾景舟先生在上海的仿古时间究竟是哪一段,为此本文专门作了以下访谈和研究:
      1、徐耀堂先生的回忆。
      徐耀棠是我的大伯伯,1927年出生。他回忆说有几件关于顾景舟的事特别印象深刻。
      一件是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顾景舟经常来我们家,大伯听说顾景舟从上海回来后能刻印章,也想让这个大哥哥刻印章,特意从吴同构的家里找来章料交给他,但从此就杳无音信。 后来大伯伯私下问我祖父,我祖父就告诉他:景舟可能是看你是小佬家,用什么印章,所以没有给刻。由此我大伯伯心里感觉特别不舒服,所以记忆特别深刻。那一年我大伯伯应该是12或13岁,也就是1938或1939年(因为五年级跨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