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元:经营多彩的生活和创意
2011/4/10 21:43:36
热爱生活的人,总有办法把生活经营得丰富多彩。热爱艺术的人,也总有办法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张译元就是这么个有办法的人。
小时候,张译元就有办法把一团泥巴玩出比别人更多的新花样儿。三年学徒,张译元有办法把师傅的鼓励转化为动力,使枯燥的训练变得有趣。在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国良门下学艺,张译元有办法一面吸收师傅创作的精髓,一面利用一切机会充实自己的思想、见解和感悟,并把各个阶段的所思所想都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再经由一件件作品表现出来。
张译元喜爱光素器,那种原始、纯朴、天然的线条与结构,隽永而耐人寻味,因为不张扬、不喧嚣而更富生命力。素心素面的光壶和独具匠心的筋纹器在她的手中清爽简约如行云流水,整体端庄逸秀又妙趣天成。从她的“半月”壶、“井栏”壶、“凤天”壶、“律动”壶、“线韵”壶等作品中,能领略到她壶以气胜、气满乾坤的艺术风格。许多人夸张译元是“美女工艺师”。其实张译元的美,并不在于她是美女,而在于她对待生活和创作的态度——很真诚、很用心。生活中的她爱美而崇尚自然之美,作品中的她精致而绝无雕琢之态。她常常会有新的作品问世,或是融入了自己独特构思的经典“传炉”,或者干脆是自己灵感迸发的创新“律动”,总能让人感受到,这个作者一直在思考,一直有新想法,一直在前进。
每每有新的作品问世,或者是有了与文人合作的作品,张译元会认真地把创作经历“晒”到自己的博客上。如同认真地经营自己的生活一样,张译元也在认真地经营着自己的博客。她说,“过去我的父亲总是认为一个人的好坏要‘后人评说’,但我认为,每一个崇尚艺术的人,都有义务培养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让他们‘当下就懂得如何评说’”。所以,她把博客当成一个弘扬紫砂文化、记录当代紫砂人成长历程的平台。
2008年8月11日,瑞士大学美术学院的陶艺家桑德朗和瑞士维维设计学院陶艺系的玛丽由于崇尚东方陶瓷文化,拜张译元为师做起了紫砂壶。陶都宜兴紫砂壶成型的基本技巧工艺也由她的两位“洋徒弟”带到了国外,由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紫砂壶成型工艺艺术也在瑞士生根开花。2010年9月,应瑞士Ballenberg博物馆、B.B学院和VeVey学院等多家机构的邀请,张译元去瑞士举办了紫砂壶艺展并做现场表演,同时开课讲授紫砂专业知识,宣传弘扬宜兴紫砂文化。张译元的讲课和紫砂壶艺展吸引了众多喜欢陶艺的同行以及巴塞尔市民前来听课观看,得到了瑞士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她把这些生活中的经历都“晒”到了博客上,脆生生地展示着鲜亮明快的自己。
总认为生活和创作无法分开的张译元,在博客上“晒”自己的作品,也“晒”自己的生活。她读修身养性的读物,去瑞士与巴塞尔华人一起过中秋,听美国交响乐团的音乐会,陪女儿去冰城过假期……毫无疑问,她在享受生活。因为享受生活,所以她每一次在博客中“出镜”都有一份很舒展的笑容。她在博客中说“人生的苦都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心安了,人自然就不苦了,学会安放自己的心,对于人的一生很重要”。她明白如何安放自己的心,所以她幸福而安稳,她的作品也安静而颇有深意。
所有的感悟和经历都是一朵在春泥中吸收养分的花,等待着与春天相逢,吐露芬芳。张译元就是春天吧!
张译元(原名张静)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青年陶艺家
1969年出生于宜兴蜀山的陶艺世家,其父张树林为宜兴紫砂厂资深工艺美术师。1986年考入紫砂工艺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国良学艺,并得到工艺美术师周定芳的指导。1994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学习结业。擅长各种光素器、筋纹器等,作品风格清晰自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