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紫砂从业者的“职称”
2013/1/10 23:18:54
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为专业技术人员恢复评定职称以来,从事陶艺的“艺人”第一次有了职称以及荣誉称号。这是党和政府对科学、教育、艺术的重视和关心,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表现。职称是专技人员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技人员的成就和水平,同时也意味着要相应承担责任。可见,职称评定是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重要政策之一。但是,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职称”又是作者身价和作品价值的“名片”,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艺人不是孜孜不倦地创作精品,而是千方百计地搞“职称”,捞“荣誉”。而由于有了“卖方市场”,一些机构或个人也就投其所好,乱评奖、滥发奖,甚至还可以奉上“世界级艺术大师”的桂冠。而有些艺人也就晕晕乎乎地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了,拿着奖状、荣誉证书及职称评定书到处炫耀。因此,规范评奖,规范职称评审一直是广大正直的业内人士的迫切愿望。并一直向有关部门呼吁,积极提建议、出主意,希望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目前,我市职称评审正在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即便是如此,我们还是希望广大陶艺工作者要以平常心正确对待“职称”。回想历史上的许多艺人,虽身怀绝技,但却默默无闻。就是在解放以后,著名的老艺人如任淦庭、裴石民、朱可心、吴云根、王寅春等他们都没有职称,但他们的艺术劳动和成就不是得到群众热爱和社会承认,有的还享有政治上很高的荣誉吗?因此,我们在正确对待自己,克服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要下苦工,提高自己的艺术、文化的修养,提高自己的艺术、文化的修养,提高自己的艺术、文化的修养,提高作品的水平,更要讲究诚信,讲究职业道德。须知,必是先有名作,再有名人的。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曾说:“所谓大师,就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打工最多的劳动者。”唯有勤奋,不断克服缺点,战胜自我,才能提高作品的水平,而对一位真正追求艺术的人来说,决不会一门心思追求荣誉、职称,而最终,人民也不会忘记那些奉献给他们优秀艺术作品的人们,应得的“职称”也会名归实至。 (编辑:木木)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