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意新绽芬芳——记陶艺家张燚
2014/4/1 17:38:51
马英九为张燚题词
在宜兴紫砂工艺厂“润陶苑”陶艺工作室,青年陶艺家张燚坐在泥凳旁一抬头,就能看到“承古意新”四个字。这是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特地为她题写的,一是希望她在紫砂艺术上继承创新,二是对她在继承创新上已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承古意新”四个字很简短,但含义深刻。张燚作为新一代紫砂传人,她在紫砂艺术之路上正是这样走过来的。
张燚于1983年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紫砂大家庭里,父亲张顺法是当今响当当的制壶名家,曾于1992年作为宜兴优秀紫砂人才和扶持革命老区延安的成员之一,前往延安创办“延安新华紫砂陶瓷厂”,并协助当地成功举办了“延安紫砂之星艺术展”,不仅被延安市聘为“荣誉市民”,而且被延安市聘为终身的紫砂“技术顾问”。张顺法的师傅是紫砂名家李碧芳,而李碧芳的师傅是一代壶艺宗师朱可心。如此追溯,张燚算是朱可心大师的第三代传人。张燚的外公鲁玉贵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党委书记,她的母亲鲁瑛以及她的姨妈、姨父、舅舅等人,都是从事紫砂艺术的。平时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紫砂。因此,说张燚生长在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紫砂大家庭里名副其实。
张燚(右)向父亲张顺法请教制壶技艺
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对紫砂艺术的喜爱和一份独特的领悟能力,张燚在步入紫砂之路时,就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许多学习制壶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只是“做”,而张燚在扎扎实实打制壶基本功时,就在“做”的过程中常常渗入自己的思考,所制的壶虽然还是传统,但传统中总会有点新的东西,给人新的感觉。以她的“线韵壶”为例,刚开始制作出来的“线韵壶”,弯嘴卷曲自然,壶钮大气挺拔,整体造型稳重大方,线条流畅。许多人见了这把壶,都说不错。然而,当她静下来时,反复观看这把壶,总觉得这把壶还欠缺点什么,还没有完全达到自己心中所要的效果。于是,她对壶身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查找不足在哪里。看着,想着,她感觉太多的线条反而影响了作品的整体效果,便决定用四个弯点缀壶身,以此简化线条。按照这一设计重新制作出来的“线韵壶”,她惊喜地发现这四根线条不仅和壶体的中心线自然天成,而且壶型和壶体更加协调统一,壶的精、气、神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
张燚有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这双水灵灵的眼睛里充满了灵气,观察事物格外细致,许多创新作品正是从她的观察中而来。她说,作为一个制壶人,手和眼都要动起来,尤其是眼睛,要让它多为手捕捉“动”的素材。宜兴地处太湖西岸,太湖扬帆的风景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有次她驻足湖边,眼睛看着湖面上的帆船在风中向前飘移,一把名为“一帆风顺”的壶在她的心里诞生了。“宫灯壶”是她参观北京故宫时看到那高挂的宫灯而创作的。宫灯是帝王之家的照明工具,因其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为了再现宫灯之神韵,她以紫砂光器中圆器的制作方法及规则将一只宫灯的形象打造出来。壶身饱满丰润,无颈,浅口圈足上下对称,圆鼓壶盖合于壶口,浑然一体,一颗宝珠钮熠熠生辉;鹅黄色的胎质,三弯长流,大耳圈把,典型的紫砂特质铺满了浓郁的古典气息。
张燚是位高材生,用老一辈紫砂艺人的话说,是个有文化的人。这些年来,她在醉心制壶的同时,不断学习,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后,又进修于四川农业大学工艺美术本科。专业理论知识的不断厚实,为她的壶艺创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她的壶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以文化内涵表达思想,表达情感。她的“大浪淘沙壶”不仅在线条的运用上体现了大浪的气概,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