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制作建国瓷的故事
2015/7/29 12:51:3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各种内政外交活动的需要,经常性地举行不同规格的国宴,款待国际友人,但由于长期战乱,国力极为疲弱,以致于在建国之初,居然找不出一套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宴会用餐餐具,这着实令很多人觉得脸上不光。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文教委主任的郭沫若向中央提出了组织生产建国瓷的建议,他提出:“中国是瓷器之国,新中国成立后,就应鲜明地表现新中国的岁月,应该把历史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创制新中国的国家用瓷与国家礼品瓷。”
      这一建议呈送政务院后,很快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并做出了亲笔批示,责成日用瓷科研和美术设计方面的专家组成“建国瓷设计委员会”,就“建国瓷”方案进行研究和商讨。
      1952年2月,由轻工业部牵头,郑振铎任主任、江丰和张仃任副主任的“建国瓷设计委员会”正式成立。经过几次会议后决定,“建国瓷”由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担任设计工作,景德镇、酆陵、宜兴等陶瓷产区负责制作。
      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对这一工作十分重视,曾专门给尚在清华大学任教的高庄等人写信说:“倘能请到高庄先生来主持中央美院陶瓷科,我想在三年内可以陆续完成现有之理想……我们试制(创作)新中国瓷,可由国家定制,尤要在民间普遍烧制。”
      徐悲鸿的一腔热忱感动了高庄,后者很快应邀加入到了设计队伍。1952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拟定了一份建国瓷设计委员会名单给轻工业部,主要包括:郑振铎、江丰、张仃、沈从文、梁思成、林徽因、祝大年、高庄、梅健鹰、庞薰琹、雷圭元、徐振鹏、郑可、齐燕铭、陈万里、张光宇、蔡若虹、王逊、钟灵、张正宇等人,评审工作则由郑振铎、王朝闻、沈从文、华君武等人担任,终稿由周恩来亲自审定。阵容之强大,前所未有。
      建国瓷到底要设计成什么样子,一直是困扰设计人员的一个大难题。
      1949年中华人民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宴会与庆典用餐一度成为一个尴尬的问题,在以西餐为主的官方庆典中,主要应用各式各样的酒店餐具,而中餐则又遵照清代宫廷的规格,这在外人眼中,极不协调。假如在国宴上,仍旧沿用清朝的那一套,明显不合时宜,建国瓷的设计应该和国旗、国徽一样,反映无产阶级新政权的雄心壮志和中国从长时间的战争中恢复过来后朝气蓬勃、焕然一新的现实。
 
      拍摄于1951年,齐国瑞(前排左一)、张守智(前排中)、 金宝陞、施于人未出现在照片上,照片由张守智提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中央美院副教授祝大年为首的教员和以班长施于人为首的四位大二学生一起合作,开始研究设计能代表新中国的中式和西式餐具。
      设计人员来到享有盛名的传统饭庄翠华楼调研,以便对餐具的配置标准和容积规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翠华楼仍在沿用依照慈禧太后喜好的类型而制定的餐具式样,装饰的图案被称作“万寿无疆”。饭庄中的一些厨师有过在清朝的宫廷中侍奉的经历,他们能够分别描述出种类庞杂的各种盘碗杯碟曾经的用法。清宫中特别喜好使用小的碟子,因为要从各种不同的多汁菜肴中盛出一些来品尝,它们最适合不过了,而所有的碗都是带盖的,在精细而丰盛的皇家宴会从容进行的漫长过程中,它们可以多少保证食物的温度。
 
建国瓷国宴用瓷

      因为国宴的时间要比皇家宴会短很多,周恩来要求设计人员简化新的国宴瓷,并去掉繁琐铺张的成分。国宴上,每个餐位需要摆放的餐具只有少数几样。清宫里标准的碟子直径为三英寸,而建国瓷将其增大至五英寸,并且增加了一种直径七英寸的盘子。对于西式餐具的规格,则参照当时北京饭店使用的整套餐具。
 
建国瓷国宴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