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的异域主人
2012/8/21 20:38:56

 一说到元青花瓷,就绕不开被誉为“断代标准器”的一对陈列在大英博物馆的“青花云龙象耳大瓶”(大卫对瓶)。它们原摆放在北京智化寺的祭台上,民国初年被卖到海外,由苏格兰人埃尔芬斯冬和英裔新西兰人罗素分别收藏。英国收藏家大卫(有译作大维德或戴维德)花了八年时间,才从两人手中分别得到。其中一只瓶曾经的主人埃尔芬斯冬,其家族的故事,也如那只元青花瓷瓶般充满传奇。
  女王意乱 勋爵情迷
  人称“老埃”的茅茨图华特·威廉·埃尔芬斯冬(Mountstuart William Elphinstone)生于1871年,排行老四。他无爵无官,只醉心于东方瓷器和肖像摄影。埃氏家族是苏格兰最古老的贵族后裔中的一脉。老埃之父是世袭的第15世埃氏苏格兰勋爵,曾在英国国会上议院稳坐第二把交椅,前后近十年。
  老埃的叔祖埃约翰是第13世埃氏勋爵,他与女王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1837年,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两个女人尚年幼:叶赫那拉·杏贞(慈禧)两岁,维多利亚年仅18岁。而30岁的埃约翰已当了五年皇家骑兵近卫团长,并两次被老国王授予骑士封号。女王即位后不久,埃约翰被突然调往英属印度,接下英国东印度公司总裁的肥缺。东印度公司恶名昭彰,曾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据说,他的调职是为消弭正流传于英国上流社会的谣言——被尊为“大英帝国第一处女”的女王陛下,已疯狂地迷恋上这个潇洒英俊的苏格兰中年贵族。
  三年后,中国泣对屈辱,英国喜迎荣耀。1840年2月,21岁的女王下嫁小她三个月的表弟阿尔伯特。野史称,埃约翰深信小女王不是移情别恋,而是沦为政治婚姻的祭品。的确,阿尔伯特王子来自德意志南部的小小公国,那也是维多利亚母亲(阿尔伯特的姑姑)的故乡。1840年6月,“鸦片战争”开战。
  1842年,英国的两场亚洲“第一次战争”结局迥异。年初,五千名英印兵被阿富汗土王的乌合之众杀得片甲不留,输了“第一次英国—阿富汗战争”。年中,近两万英印兵仅以530人伤亡的代价,赢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朝签下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当时,在阿富汗的英印军司令就是埃约翰的堂兄埃威廉少将。身经百战的埃少将曾与拿破仑的法军大战欧陆,却在喀布尔全军覆没。他年届花甲,被俘数月后死于土人手中。同年,埃约翰从他掌管了五年的东印度公司辞职,之后游历亚洲,曾到克什米尔探险。
  但是,女王并未忘记他。11年后,埃约翰被委任为孟买地方总督,成为英属印度殖民地中权势熏天的三巨头之一。他多次镇压印度人民起义,为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立下汗马功劳。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后,被维多利亚女王赏领地、加爵位、封骑士、授勋章。但他却终身未娶,53岁时孤独地死在伦敦圣詹姆斯区国王街的家中。从那里,能够时时望见王旗招展的白金汉宫。市井风传,他一直惦记着那位娶不回家的意中人。正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次年,女王丈夫去世,她之后寡居40年,一直身着黑色服饰,不曾出席任何娱乐性活动。
  “欧洲的祖母”维多利亚不仅留给了英国人至今怀念不已的“荣耀的维多利亚时代”,还有可怖的“血友病诅咒”。她的三个幼子皆患此病,因出血不止而早夭。女王育有九个孩子,随着她的女儿们嫁到欧洲各国王室,许多孙辈们也患上血友病,故被称为“皇室病”。印度教僧人们坚信,那就是英国殖民者滥杀无辜的报应。
  教育平民 圣雄敬仰
  埃约翰之叔“埃茅”名气更响,老埃和他这位赫赫有名的曾叔祖同名。埃茅出生于1779年,其父是第11世埃氏勋爵,曾担任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城堡的总督兼要塞司令。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