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村窖藏出土遗珍
2015/1/22 16:52:34
1970年秋天,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的陕西省公安厅收容遣送站,一座两层高的楼房正在施工中。何家村虽然名为“村”,实际上距离市中心很近,距离著名的西安城墙含光门仅仅一千米左右,而现存的明城墙含光门恰恰就位于唐皇城南墙偏西的唐含光门,而且元明两代的筑城者利用了唐皇城的残墙,恰好把唐含光门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10月5日,工程刚开始,施工队正在进行土方挖掘,仅仅在距地面0.8米处,在基坑的一个角落里,挖出了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大陶瓮,陶瓮很粗糙,有封口,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工人好奇的打开了其中一个陶瓮,发现其中盛满了明闪闪的金银财宝。考古队迅速赶到封锁了现场,并开始继续发掘,10月11日在第一个陶瓮出土地点的北侧不远处,又一个陶瓮出土,不同的是这会不仅仅发现了陶瓮,还发现了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密封大银罐。
这保存完好的两瓮一罐被送至文保部门打开,共出土了各类器物一千多件,包括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唐兽首玛瑙杯1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带10幅,玉臂环1对,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宝石等无价之宝,这就是著名的“何家村窖藏”。
这批文物中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的有3件,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的有数十件。
兽首玛瑙杯:海内孤品,中国政府禁止其出境。鸳鸯莲瓣纹金碗: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何家村出土的金银器的数量非常大,价值非常高。经实测何家村唐代窖藏金器总重达298两(唐大两,合今45克),银器总重3700多两(唐大两),再外加十副玉带,它们的总价值在唐代大约折合黄金900——1000两,铜钱3830万钱。
通过对这些金银器的器型和花纹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这是一处唐代窖藏。
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并对照文献,初步判断现在何家村的位置是在唐代长安城兴化坊中部偏西南处。
郭沫若在《出土文物二三事》中考证,这批文物“为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6月因安禄山之乱逃奔四川时邠王李守礼后人所窖藏”。他认为这批窖藏文物是邠王府中的财物,可能是在“安史之乱”时仓促埋下而后来未能挖出,所以才保留到现代。而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的学者考证,何家村窖藏的主人是唐代尚书租庸使刘震,窖藏埋藏年代应为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的泾原兵变时,也因兵乱保存到现代。
何家村窖藏的制作工艺代表了唐代的最高水平。何家村金银器使我们对唐代的金属冶炼、机械设计及加工、焊接、贵金属制作等都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专家推测当时可能已经使用简单车床对材料进行切削、抛光,窖藏文物的焊接、铆、镀、刻、凿等的工艺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大量优质银器的出现也表明当时冶银技术的进步。
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银铤、银饼、银板上面留有文字,这些文字涉及到年号、地区、赋役种类等,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代的经济制度。此外22枚银饼中有4枚是庸调银饼,为庸调银实物的首次发现。
由于此前出土的唐代器物大多数是陵墓中的随葬品,与现实使用的器物有一定的区别,而何家村这批稀世珍宝却充满了浓郁的唐代生活气息,它把唐代贵族的生活状态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透过这些精美绝伦的文物,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浪漫、开放、璀璨的大唐年代.....
鸳鸯莲瓣纹金碗高5.5cm 口径cm 足径cm 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内出土。金碗共出两件。
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锤击成型,纹饰平錾,通身鱼子纹地。外腹部錾出两层仰莲瓣,每层十瓣。上层莲瓣内分别錾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