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沉船与海捞唐代陶瓷
2018/8/24 11:57:40
在公元9世纪后期,一艘载有中国货物的阿拉伯单桅帆船在爪哇海上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东海岸的Belitung海岸沉没。船的底部被撕掉,该船载有6万件陶瓷,其中58,000是来自中国湖南省的长沙窑陶瓷。这是一个来自遥远航海时代的时间胶囊,显示了唐代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如此成功,以至于公元723年,为了防止货币生产的材料短缺,对铜和锌的私人交易实行了禁令。
Belitung沉船,也被称为唐代沉船或Batu Hitam沉船,是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Belitung岛的当地渔民发现的。阿拉伯船在公元9世纪可能在阿曼和中国之间航行,有证据表明它沿着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运输陶瓷。
这艘船在返程途中沉没,根据这一发现,关于Belitung海难的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它的位置: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该船离原本应该采取的路线很远。事实上,从中国回来的船只将通过南中国海航行,并通过越南南部,新加坡海峡进入马来西亚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Belitung位于新加坡海峡的东南部,远离这条预期路线。这个时代残骸的发现是十分罕见的,Belrightung确实是直到今天才发现的唯一的第9世纪船只。
沉船复原图
这艘遇难的单桅帆船约有21英尺(6.4米)宽,58英尺(18米)长,在此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它是第一艘被发现和发掘的古代阿拉伯船,船体的木板用椰子纤维制成的细绳缝在一起,而不是使用阿拉伯后世纪更传统的钉子的方法。沉船木材被发现在沉积物下,保存了木制船只的遗骸,没有它,沉船会因海洋蠕动而流失。
发现这个时代的残骸是十分罕见的,而这个特殊残骸的状态则保存的很好,大部分的船体都被保留下来了,这能让我们深刻了解了这段时期的船只是如何建造的这个课题 。 这在以前没有发现过这种类型的阿拉伯船只,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发现过沉船中的货物是如此地完好无损。原始木材的部分被保存得足以让科学家们分析它们并确定一些使用的木材类型。这艘船可能在西亚建造并由阿拉伯商人购买,用于阿曼到中国的航线,货物中包含许多阿拉伯风格的文物。
Belitung给出了两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它的货物和船体。大部分打捞回收货物(60,000件)由陶瓷制成,大部分为长沙窑陶磁器。它代表了在一个地点发现最多的唐代文物,因此也被称为“唐宝”;此外Belitung沉船是在东南亚海域发现的第一个阿拉伯单桅三角帆船,为中国与中东在这段时期的贸易路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链。
发现于1998年 Belitung海难是由印尼渔民潜水挖海参时发现的,渔民在格拉萨海峡发现了沉船,水深51英尺(16米),并很快引起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注意。虽然印度尼西亚认识到沉船的重要性,但缺乏组织专业挖掘的能力。此外,印度尼西亚不承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谴责商业抢救人员或劫掠者不科学地挖掘水下考古遗址。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其全国沉船救助物资采购委员会,向由德国董事Tilman Walterfang领导的商业救助公司Seabed Explorations联系打捞事宜。
住在离沉船最近的十个捕鱼家庭对这个决定产生了意见分歧。一些人支持残骸的商业抢救,因为它将资金带入了社区。其他人赞成支持法国潜水员在没有执照的情况下从残骸中提取物体。最后,社区老人建议允许海底探险发掘残骸,因为这时他们获得了完全许可,并且拥有他们相信会反馈给社区的财政资源。
救难工作几乎在海难发现后立即开始,并持续了两个多个季节。当地一家印度尼西亚公司获得了发掘许可文件给,但后来经向印度尼西亚政府申请,根据与原救助公司的合作许可,Tilman Walterfang和他的团队在Seabed Explorations提供了资金和挖掘,并由印度尼西亚海军提供了安全保障。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