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十大考古发现
2019/11/14 16:52:47

      从1990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举行每个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这个活动对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和考古学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谓新发现,是指这项考古发现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之外,还要在中国考古学科发展上具有新的内容信息和新的认识。
1997年十大考古发现
 
      陕西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
      时代:旧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陕西省洛南盆地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商洛地区文管会、洛南县文管会
  在南洛河流域的调查中,发现旧石器地点38处,其中洛南盆地34处,采集各类石制品1000余件,相邻的丹江上游商州市腰市盆地4处,采集各类石制品870余件。另外在洛南盆地发现花石浪龙牙洞洞穴遗址1处,并对其进行持续三年的发掘,共获得哺乳动物、鸟类和水生动物化石20余种,各类石制品3.5万余件,其中洞穴内达3万余件以上,揭露遗址面积120余平方米,从中清理出3层古人类居住踩踏面、灰烬层,烧石,烧骨,该遗址被认定为一处埋藏十分丰富的早期人类生活居址。
  随后,又在洛南盆地发现旷野型旧石器地点12处,获得石器1000余件。洛南盆地旧石器时代地点群的发现不但填补了秦岭山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而且为研究我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和北方石片工业二者的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整个南洛河流域从上游的洛南盆地到中游的卢氏,甚至三门峡、灵宝一带直至下游的河南巩义都有旧石器旷野地点发现,时代从中更新世中晚期到晚更新世,也即由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制品由大到小。这些沿洛河流域分布的大量旧石器旷野地点群的重要发现,对研究整个南洛河流域旧石器时代聚落考古及古人类从山区到平原地区迁徙过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山东章丘西河遣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山东省章丘市龙山三村
      发掘单位:山东省考古所
  西河遗址距今约9000~7700年,已发现30余处房址,采用大致平行的横行式布局,房内有2~3组设计巧妙的烧灶,并有居住、炊饮、活动的功能分区。制陶业比较发达,从西河遗址的制陶业使我们看到,此时的陶器决不是山东地区最早的,它们的发现,为我们探讨陶器的起源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西河聚落的居民已过着稳定的定居生活,造型各异的陶器几乎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在西河遗址中已发现了一些与北辛文化有关的线索,其是否直接发展为北辛文化,或者北辛文化承袭其某些因素而来,还须今后的考古工作来证实。西河遗址为研究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脉络及陶器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广西邕宁顶蛳山遣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县蒲庙镇新新行政村九碗坡自然村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南宁市博物馆
  遗址揭露面积5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149座。此次发掘还获得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和自然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史前人类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人类食后遗弃的水、陆生动物遗骸,为了解南宁地区史前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顶蛳山遗址包括前后承继的四个发展阶段,代表了岭南地区距今10000~6000年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其中河边阶地类的新旧石器过渡时期文化遗存,距今1万年左右的陶器,距今8000~7000年的100多座墓葬,罕见的肢解葬式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等,填补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空白。顶蛳山遗址的发现、发掘与研究,对认识广西地区史前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确立广西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探讨广西在华南与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史前广西的自然环境及变迁以及人与自然环境间的互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