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对海南省东方荣村古遗址试发掘
2014/1/21 21:31:44
【原标题】国家博物馆对东方荣村古遗址试发掘掀起一场“考古热”
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陶片500件
国家博物馆目前正在东方市四更镇开始对我省面积最大、文化层堆积最为丰富的东方荣村古遗址试发掘,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陶片500件、同时期房屋木桩40根、3件唐代陶器等一大批实物。与此同时,省博物馆考古人员也开始前期准备,拟对另一座板桥古遗址进行发掘。此次考古发掘在东方市引起了较大轰动,许多普通市民在茶余饭后都会聊一聊该类话题,就此搅起了一股“文物热”和“考古热”。
东方拥有6处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海南岛从南到北各地区可谓人文荟萃,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东方市的历史也是如此,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方市文化界一位人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考证,历史上东方市在汉武帝时期就已设立了县治,且有许多已经发掘的实物作为证据。宋代在现今的东方市东河镇设立了镇州故城。明代万历年间在现今的感城镇生旺村依山傍水的大雅坡上设立了感恩县城,也称大雅坡县治遗址。明代成华年间,东方市的县令名叫楼知县,据考证,楼知县名叫楼积福,当时在整个海南岛威名赫赫,属于“土官”“流官”一类的官职;1980年代,考古人员在东方市境内发现了楼知县的坟墓,1986年,楼知县的坟墓被列入东方第一批县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名叫楼公坟。
这名文化界人士说,考古人员还曾在东方市境内发现了秦观、文天祥后裔的墓葬以及明代末年在抗击倭寇战斗中牺牲的当地“军保”、驻军的诸多墓葬。1986年,东方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6处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分别是东方八所的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监狱旧址、四更镇荣村的荣村古遗址、东河镇的镇州故城、八所镇稻坝遗址、感城镇的感恩县学宫、天安乡的摩崖石刻等。另有13处被列为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如地处现东方市新龙镇的明代高事音墓、八所镇新街居委会的新石器时代的新街古遗址、新街驸马村的大元军马屯兵场、三家镇宋代的符确墓故里等。因此,从数量来看,东方市和陵水县成为全省古遗址、古墓葬最多的两县市。
部分古遗址破坏严重文化发掘迫在眉睫
该人士告诉记者,因各种原因,东方市境内的部分古遗址、古墓葬和文物,有的已经流失并遭受盗墓等人为破坏严重,因此保护和发掘显得十分重要,而且迫在眉睫。
该人士举例说,如位于现今八所镇十所村被称为海南第一泉的汉代“汉马伏波井”,据专家考证,该井为汉砖青石砌成的8.2尺方井,后来村民将这口汉代古泉井改砌为圆井,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悠久历史。村名追溯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19年(公元43年),伏波将军马援统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后,渡海入琼守卫南疆军队第十所的驻地。临海驻防,兵马苦于无井汲水。马援组织士兵在村旁“飞来庙”处挖掘出泉水,水质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井旁仍镶嵌清代乾隆26年(公元1761年)所立《汉马伏波之井碑》。如今,仍有部分十所村民习惯于清晨围井提水饮用,由于年代久远缺乏保护加之部分村民取水时操作不当,部分设施正在遭受损坏。
又如感城镇的感恩县治遗址。据专家考证,隋大业3年(公元607年),朝廷在汉代九龙县旧址(今感城镇入学村西,西临北部湾)置感恩县,县治设在九龙山。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军事防御的需要,县治南迁中和乡(今生旺村),筑土城。后因年久失修,倾圯。清康熙43年(公元1704年)复修。感恩县治作为东方历史上时间最久的县城历经500余年。感恩当时在城中建有学宫(孔庙)、城隍庙、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