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文化遗产——东阳上宅碗厂遗址
2015/7/4 18:28:32

 
    上宅碗厂遗址,曾承载东阳近代瓷业的荣光。
  最盛时期,上宅碗厂出产的瓷碗曾出口海外;如今仅留窑址,述说着瓷碗大生产时期盛景——
  当两只灰胎青花的粗瓷碗现身桌上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海刚眼睛一亮——虽然瓷碗的质地并不好,甚至能看到碗壁上因烧制技术不过关而产生的洞眼,而且碗花工的绘画技术显然太低劣,以致原该古雅朴素的缠枝牡丹,变成了靛青的一团,但反而增添了一种稚拙的乡野气质。
  “这两只瓷碗,是我父亲胡世德在上宅碗厂工作时留下来的,虽然不精美,但我们都把它当成传家宝。”10日上午,歌山镇西宅村,村民胡福龙向吴海刚介绍,胡世德一直工作到1958年上宅碗厂关闭为止,“当时上宅有四五个碗厂,西宅也有一个。这些年,原来碗厂的老职工纷纷过辈(指去世)了,健在的几位也已八九十岁。如果这些人走光了,这段历史就消失了。”
  口述:每桥放45个碗坯,手脚快的工人每天可做8桥
  92岁的胡永良、85岁的胡田银、84岁的胡成银,是上宅村里留存不多的碗厂老职工,也是东阳最后的制碗工。思维与口齿都尚清晰的他们,说起那段往事,还是一脸自豪。
  “那些年,我们村从小孩到大人,都靠碗厂过日子。年轻人到山上挖瓷土、挑瓷土,有技术的中年人做碗坯、进窑、烧窑,女人们画碗花,还有人专门负责销售,整个村庄都因碗厂一条龙生产而忙活”。胡成银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多孩子连玩泥巴都是模仿大人做碗做盘做酒杯。
  瓷碗生产主要靠手工人力,利用水碓捣泥,唯一的机械化工序就是用圆盘机制坯。“早时运碗泥时连手推车也没有,全靠肩挑,捣泥靠脚踏碓。”胡田银说,上宅碗厂从拌坯泥、制坯、上釉、画花、进窑、烧窑、出窑、校验、包装,再批发给碗贩出售,基本上是流水作业。
  17岁那年,胡永良开始拜师学做碗坯,次年就进入上宅碗厂,成了做坯工。“当时制坯靠圆盘机,算是机械化了。”胡永良边说边比划,“取一大团碗泥放在圆盘上,圆盘转动后,用两手捧着慢慢撸,一个碗坯就出来了。技术熟练的,一撸一个准。做好的碗坯放在木板上,一块板搁满45个碗坯,称为‘一桥’,因为板的形状像迎龙灯所用的灯板一样。手脚快的人一天可以做8桥。”在那个年月,做一桥碗坯才2毛钱,但当碗工一个月收入,也远高于农民种田一年收入,所以想进入碗厂务工的村民,仍络绎不绝。
  每做好一桥碗坯,制坯工就用单手托着送到车间里上釉。
  “做好的碗通过水陆两路,运到新昌、诸暨、宁波等地销售,并通过宁波卖到国外。”站在2006年立碑保护的东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上宅碗厂遗址前,胡成银激动地说,解放初期是上宅碗厂最兴旺的时候,产品供不应求。“过去这里都是碗厂的地盘,现在却都造起新房了。”他指着碗厂遗址边上的一排房子,“那时碗厂范围一直到村南的山脚下渠道边,整座山都是。”
  史料:41人的东阳县瓷业职业工会,全是上宅碗厂职工
  上宅碗厂名气之盛,盖过了其后成立的东阳县三大国营企业之一东阳瓷厂。年已九旬的东阳文史研究爱好者楼绛云先生,曾于30多年前考察过东阳瓷业,大致记载了上宅碗厂的“发迹史”。在这篇《东阳瓷业拾零》里,他并未说明上宅碗厂的确切创办时间,但从其记载里可以推测,最早的碗厂当创办于上世纪20年代初:“碗厂的兴衰与国家的治乱是息息相关的,有人概括碗厂大约三起三落,初办时一起,北伐战争一落;北伐胜利后一起,到抗日战争前一段较长时期的繁荣;抗日战争时大落,胜利后又一起。”
  1945年12月19日,东阳县瓷业职业工会成立,入会的瓷业工人41人,全是上宅碗厂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