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玩店学徒到袁世凯的大管家 把一生的收藏全部捐赠给故宫——藏家郭葆昌
2016/8/27 12:30:44

      收藏界历来有“太平古董,乱世黄金”一说。兵荒马乱的年月,人们四处为生计奔波,一些古董宝物四处散落无人问津。这时,一些古董生意人,就以低价收取这些宝物来发国难财。
      当然,也还有一些人,乱世搞收藏并不是为一己之利,而是为保护国家文物不至流失。比如在清末民初年初年间,就出现了两位极富个性的巨擘,他们都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资财,保存了不少中华民族堪称稀世珍宝的文物,最终成为划时代的大藏家。
      他是这位民国风度翩翩的——张伯驹
      张伯驹因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另外那位,则是在收藏成就上与张伯驹,不分伯仲,不相上下。
 
袁世凯的大管家 名震一时的——郭葆昌
      郭葆昌,从古玩店小学徒,到袁世凯的大管家。
      郭葆昌,(1879-1942),字世五,号觯斋,河北定兴人。年少在老家读私塾时便聪颖好学,博闻强识,后来被家人送到北京琉璃厂古玩店做学徒,很快就崭露头角。后来因袁世凯在他当学徒的古玩店里买了一幅四扇挂屏,他帮着送进袁府布置客厅时的年轻机灵劲儿,被袁世凯一眼看中留下给自己当差。
 
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铜币 起拍价:RMB 270,000 7月13日 北京博朗轩
      袁世凯当了总统后,古玩店的这个小学徒随之步步为营,最开始他负责账房先生一类的职务。后来因为他的聪明能干、懂事体面和处处对袁世凯的讨好欢心,逐渐让他的仕途之路丰顺。这里举两件小事:
      袁世凯喜食大蒜,每餐必有,但又不愿看到把大蒜瓣摆碟上桌。伺候膳食的人颇感为难,这时郭氏就出了一个主意,命人榨取蒜汁,盛于小盏奉上,这让袁世凯极为满意。
      还有一次,郭葆昌知道袁世凯心情不好,嫌袁府里没有荷花缺少诗情画意后,就连夜派人从老家定兴赶运了十大车荷花栽入池塘。第二天一大早袁世凯忽然看见满池荷花,高兴地不得了,一问是郭葆昌所为,随机提拔他为袁府总管。自此,袁府内务均由郭一手操办,直至旷世的袁世凯葬礼。
 
(袁世凯葬礼奢华到入不敷出最后靠募捐完成的墓碑建造)
      对此,世人多鄙夷郭氏投机钻营的能力。然而,在商言商,在官言官,商场有商场的玩法,政治圈儿里有政治圈的规矩,出身贫寒地位卑微的郭氏也只不过是想谋一人之位,更何况他的通达仕途并没有危及他人,支撑起他全部野心的是他对古董经营了然于胸的实力跟修养。
      这从他为袁世凯称帝登基作贺礼而烧制的瓷器可见一斑。据称,袁世凯从窃取民国政权以后,就居住在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所建的海晏堂办公,后来改成居仁堂。而从他准备复辟的那天起,就以大总统身份烧“居仁堂”落款的变相“御瓷”。而当时全权负责这个业务的就是郭葆昌。
 
民国 居仁堂製 粉彩五子登科纹瓶 估价:RMB 2,200 - 3,600 7月17日 横滨国际
      当然,这项任务郭葆昌完成的非常漂亮。为讨袁欢心,当然也是因自己的爱好,郭氏到景德镇以后,花重金请回原御器厂的名手和瓷器专家,并选用精良瓷土、彩料、燃料,先仿制雍正、乾隆官窑粉彩瓷器进行实验。
      在烧制过程中,不惜工本,质量求精,每件瓷器入窑前,他都一一过目,质量不合格的不准入窑。出窑时,他更是件件逐一检查,没烧好的,仿过去官窑办法,都摔碎不留。他监督烧制的瓷器,造型端正,胎釉精白,彩质纯净,绘画工巧,不亚于历代皇家官窑。
      当时郭葆昌烧瓷时公私兼顾,瓷器烧制的落款有两种:一为“居仁堂制”,赶在袁世凯“登基”前成功烧制,共4万件,每件瓷器上标有“洪宪御制”字样,这就是名震一时的“洪宪瓷”。
 
居仁堂款粉彩人物瓶一对 起拍价:RMB 180,000 7月13日 北京博朗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