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猜测寻找理论依据,学者们开始翻阅古代文献典籍,试图寻找蛛丝马迹。在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陶》中,他们找到了这样的记载:“磁窑,出磁州,宋时所建,磁石引针之磁石,即产是州,取石炼陶,磁器之名,乃专指此。今人辄误,以磁与瓷用矣。器有白釉、黑釉、白釉黑花不等,大率仿定居多,但无泪痕,亦有划花、凸花者,白釉者俨同牛乳色,黑釉中多有铁锈花,黑花之色与贴残膏药无异”。
      文献中的记载进一步印证了学者们的猜测。通过对巨鹿宋瓷的深入研究发现,1925年,一名叫霍普逊的英国学者在他的学术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磁州窑”的概念。很快,这一概念就被世人认可接受。
      “可以说,巨鹿镇遗址的发掘使磁州窑得以重新面世,特别是‘磁州窑’一词的使用,在学术界确立了一个独立窑口的概念。”郭光华评价。
 
      这一命名,让这个传承千年的窑口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名字,世界范围内的磁州窑研究大幕也随之拉开。
      全面探究:数次发掘厘清磁州窑发展脉络
      “磁州窑自北朝创始,历经隋唐,到宋金元时期达到鼎盛,经明清至今,历千年不衰,是我国历史上烧制时间延续最久的窑口之一。从广义来讲,其历史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7500年前。”中国磁州窑博物馆馆长赵学锋告诉记者,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太行山东麓的一块叫磁山的土地上,先人们就烧出了素面夹砂陶,并开始了人类文明的繁衍。
      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将这一文化遗址命名为“磁山文化”,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古陶瓷学会2010年会暨磁州窑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磁州窑艺术达成普遍共识,认为古老的磁山文化便可以看作是磁州窑的前身。
 
      据史料记载,隋开皇十年(590年),在漳河、滏阳河流域(今磁县、峰峰矿区)设磁州,故两河流域上的窑场后来被称为“磁州窑”。
      “然而,由于记载磁州窑的文献很少,因此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人们对磁州窑的历史脉络仍未有清晰的认识。”赵学锋说。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进入快速恢复发展时期,考古工作也有了惊人的发展。
      1951年,国内古陶瓷研究家陈万里先生最早考察了中原、河北的古窑址,写出了《调查中原、河北二省古代窑址报告》。
 
      195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到磁县北贾璧村调查窑址,并将窑址定为隋代,写出了《河北磁县贾璧村隋青瓷窑址初探》。
      以此为开端,以后又发现了许多前所未闻的磁州窑及相关窑系窑址,使磁州窑研究局面焕然一新。
      后来的窑址调查表明,磁县的贾璧窑、峰峰矿区的临水窑自北朝就开始生产瓷器,创立了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这被认为是磁州窑的开端。
      “冯先铭和陈万里早期的调查为磁州窑遗址之后的发现、发掘工作奠定了基础。著名的磁县观台磁州窑遗址就是陈万里先生在调查中亲自发现的,之后,这个窑址一度成为磁州窑研究的主要基地。”赵学锋告诉记者。
      1958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磁县观台磁州窑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并发表了发掘简报。
      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作,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古瓷窑遗址最早的考古发掘之一。这次发掘根据地层情况和各地层中出土的年号铜钱,将观台磁州窑遗址分为四期,北宋元丰年以前、宋末金初、金代和元代。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外再次掀起了磁州窑研究热潮,为了深化对观台磁州窑遗址的分期探索,获取更翔实的地层资料,以期对磁州窑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认识,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当时的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联合对观台磁州窑遗址进行了第三次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