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东|惊世“张”字盘    颠覆钧红釉
2017/9/13 16:03:00
   
作者简介:
    李建东,字尚祚,号淇水索源、鹤翁,别署清和轩、七陋室。1962出生,祖籍河南安阳滑县道口镇。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家,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副院长 、鹤壁市文联主席、鹤壁市书协主席,鹤壁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
    李建东自幼酷爱艺术,他以汉碑为楷模,曾多年反复临摹研习《张迁碑》、《衡方碑》、《礼器碑》等诸多汉代碑帖求其神韵。李建东为人淳朴、酷爱隶书。在学隶的过程中,他直追汉隶的高古气息、运笔雄强朴茂、点画方峻浑厚。李建东认为书法是一种道,做人和书法同样也应有道,唯有平淡,才更真实。因此,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他更喜爱自作诗词,书写自己真实的性灵。
  “绿荫滴翠鸟语新,青坛古铭书艺真。细品摩崖余韵在,转读一曲涤尘心。”“水袖当空舞,抖落万花生。嬉闹惊瑶池,入禅又有声。”这些诗句清新古朴,隐现为人之道。
    李建东主席在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开幕式上 李建东在国家、省、市级书法比赛中,作品多有入围和获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李建东对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这个精彩而无声的世界里,他还将不断地追求。   
惊世“张”字盘    颠覆钧红釉
          ——— 对元代鹤壁钧窑天蓝釉红彩“张”字纹盘的考释

  元代鹤壁窑天蓝釉红彩“张”字纹盘(图1)
  鹤壁窑(又称鹤壁集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独占一席之地,其窑口是宋代北方地区重要瓷窑场之一。(1)近年来,鹤壁窑钧瓷的考古发现与出土,展现出其釉色五彩纷呈,变幻莫测的独特面目,让专家学者难以置信,无不为之惊叹和震撼,不能不让人们重新审视、认知鹤壁古瓷窑的高超技艺和地位。笔者近来发现一件珍罕的元代鹤壁窑天蓝釉红彩“张”字纹盘(图1),虽已残缺,但弥足珍贵。该盘遗存着极其重要的信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考证。笔者才疏学浅,根据多年来对鹤壁窑的关注,妄自揣测此盘是否颠覆了中国钧红釉神秘窑变的定律哪?是否改写了中国钧瓷的历史呢?岂敢斗胆妄议,现试撰拙文,以示方家斧正。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一、初探鹤壁窑钧瓷的烧造史
 
  鹤壁古瓷窑遗址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据考古发掘证实,鹤壁窑初创于唐,兴盛于宋金,衰落于元,烧造历史长达五百年之久。 鹤壁窑(属磁州窑系、定窑系)其烧造瓷器品种繁多,以白瓷为主,独具特色的有:白地黑花、白釉划花、白釉印花、里白外黑釉、红绿彩,还兼烧有黑釉、青釉、绿釉、黄釉、酱釉、花釉等,创烧有黄釉折沿大盆,在其他窑口中尚未发现;其黑釉线纹罐(瓶),釉色漆黑莹亮,凸线条纹精细,有的器皿上,凸线间有铁锈花斑,更富有奇特的艺术效果;细白瓷和白釉印花瓷(碗、盘、盏、洗),胎壁极薄,犹如蛋壳,几乎达到了脱胎的程度,其代表了鹤壁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特别是烧造的钧瓷更别具特色,其品种有碗、盘、碟、盏、杯、钵、壶、瓶、罐、盒、枕等等生活用品,还有文房用具和观赏器,如水滴、鸡心罐、笔洗及琴炉、香炉、薰炉、佛塔、连座瓶、灯笼尊等。其釉色极其丰富,有天蓝釉、青蓝釉、月白釉、青绿釉、黄绿釉、豆绿釉、豆青釉、褐青釉、蟹青釉、蓝褐釉、乳黄釉、米黄釉、灰青釉、灰绿釉、灰蓝釉等等。其窑变斑色有紫色斑、紫红斑、紫绿斑、紫蓝斑、红色斑、粉红斑、红褐斑、淡绿斑、褐绿斑、蓝绿斑、乳白斑等等。窑变出神奇的图纹,有的宛如蚯蚓走泥(图2) ;有的犹如烟火垂柳(图3),画眉鸣啭(图4)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