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参观了宜兴紫砂工艺厂和其他一些陶瓷厂,考察了宜兴陶瓷博物馆、羊角山古紫砂龙窑遗址和原料总厂黄龙山四号紫砂矿井。在紫砂工艺厂观摩了紫砂壶的制作、泥料练制和窑炉装烧的全过程。临行前,罗桂祥先生约见了厂内制壶的优秀职工,在厂部接待室,他向这些当时的能工巧匠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明清时期的老紫砂茶壶照片,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些古代经典的茶壶复制出来。
      1980年代初期以前,宜兴没有个体的工艺师,宜兴紫砂工艺厂是唯一的一家生产紫砂茶壶的国营企业。所生产的茶壶底款均为“中国宜兴”印章。每件茶壶的售价仅三五元人民币。罗先生要求他定制的紫砂茶壶,需要按照古代紫砂茶壶的制式,钤印上作者姓名的章款和制作的纪年,这在仍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紫砂厂来说是个挑战,在向上级主管单位反复请示与汇报以后,才小心翼翼地与罗桂祥签订了一份五万多人民币的生产销售合同。这就是后来一厂商品壶中的佼佼者——“82小品”的由来。也正是这个时候,紫砂工艺厂生产的产品一改文革时期为工农兵服务的大容量器型,开始了全面小型化的过程。更实用、更适于品茶、更符合文人雅士审美情趣的的小容量茶壶成为主力产品。
      1981年,第一批由宜兴紫砂工艺厂优秀职工制作的紫砂茶壶被运到香港。罗桂祥先生将这批一厂职工制作的紫砂壶与自己毕生集藏的明清紫砂藏品一起捐赠给了香港市政局。1984年香港茶具文物馆建成,“宜兴紫砂器”展览首次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中外参观者。与此同时, 罗桂祥先生还编著了第一部关于宜兴紫砂的英文著作《宜兴紫砂器》(The Stonewaresof Yixing),全面阐述了紫砂艺术的工艺、历史和发展,“宜兴紫砂器”展览首次让世界各地专业人士、收藏家及爱好者全面了解和认识了宜兴紫砂艺术的过去和现状。由于他的积极推动与宣传,八十年代中后期香港、台湾、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出现宜兴紫砂茶壶的收藏热潮。
      在这之后香港成立了四大紫砂行业贸易商行——双鱼艺瓷公司、海洋贸易公司、英泰贸易公司和锦锋贸易公司,他们和一些老茶行一起开始寻着罗桂祥先生的脚步,踏上了开发宜兴紫砂茶壶之旅,大量的海外订单促使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海外的紫砂贸易公司不仅订购紫砂工艺厂的产品,而且还提供自己的茶壶样式、印章要求紫砂工艺厂代加工。


香港茶行定制红泥扁下水平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台湾定制黑星土四季春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清水泥小集玉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红泥四方如意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红泥菱子直甩茶壶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所有制决定的,中国历来对出口产品尤为重视,紫砂工艺厂对出口产品也制定了很高的质量标准,泥料选择四号井五号井最优质的紫砂原矿,车间职工除了老职工外,新职工都是学徒满三年考试合格后才能上线从事生产工作,所以制作工艺严谨、细致,质量检验也更加严格,建立了商品等级的质量体系。外贸出口数量急速增加之后,紫砂工艺厂和研究所都开始照收开发新的品种,也鼓励具备设计能力的职工进行设计创新,优秀的作品也会被采纳列入生产目录。从原料、制作、检验、窑烧到销售,商品的各个环节全部统一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现代工商业的CI设计意识也开始进入紫砂行业,久违了的商标也开始再次出现在紫砂茶壶表面,成为以后全面商品规范化、标准化的滥觞。

 
八十年代中期绿色椭圆形商标

 
七十年代初期椭圆形商标

 
八十年代初期黑泥矮单线茶壶

 
八十年代中期段泥樱花报春茶壶
      这是一个中国社会又一次全面而深刻变革的时代,思想解放的同时也解放了整个民族巨大的生产力。只要你有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只要你有一腔饱满的热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