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东|  鹤壁窑行炉赏析
2017/11/11 15:03:50

    鹤壁窑行炉的烧造始于唐代,兴盛于宋金时期。在行炉釉的装饰上,从白釉、黄釉、酱釉至黑釉,再从素面到点彩、刻划以及草叶纹的装饰,直至书写文句与俚语来装饰炉面,这些装饰技法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人们不同的期盼与心声,也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行炉是释教仪式中,修行者手持行香礼佛的必备之具。它是通过焚香的袅袅青烟 ,上可奉释迦,下可达蠲洁, 以示虔诚之心 。现就鹤壁窑行炉的年代、釉色和装饰纹样上,进行一次梳理,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一、唐代行炉的特征
      唐代人开放的胸襟和盛世的奢华,可以在生活的点滴细微方面得以印证。 唐代的器物造型奇特,博大而丰满,豪华而精致,都不同程度上吸收了西域金银器的装饰风格,鹤壁窑虽未呈现出西域之遗韵,但特征可谓:器形饱满,釉色圆润,造型典雅,腹容硕大。例举一二,辨其物,识其器。
图1白釉行炉
      1、白釉行炉。
      其器敞口窄沿斜腹,釉色白中泛黃,灰色胎质。外壁施釉至柄部,腹上起凸棱,下部斜收。矮柄腰部束收,圈足无釉呈圆饼状。炉口径11.6厘米,足径4.7厘米,高5.5厘米(图1)。(鹤壁市博物馆所藏)

图2 
图3
2、黑釉行炉。
    其炉施黑白釉两色,上炉盘内外施乳白釉,外腹下部施黑釉至柄圈。其炉敞口窄口沿,腹壁起棱,下部斜收。矮柄束腰,足呈饼状,圈足底面斜切边,足中央留有微微的凹圈,胎质为褐色。其器口径11.7厘米,足径4.9厘米,高5.4厘米(图2)。(鹤壁市博物馆所藏)
敞口圆唇,唇沿呈褐釉色,直口内壁挂有部分黑釉,腹平坦无釉。外壁施黑釉近底足处,炉身有弦纹,图3外腹部下边沿塑花边一周,折收。矮柄腰部束收,底足上施半釉,呈喇叭足,足沿微微上翘。口径16.6厘米,足径10.1厘米,高10.4厘米(图3)。(鹤壁市私人收藏)
二、五代行炉的特征
      五代承袭唐代遗风,在行炉的口沿与炉体下部束收处,有了与前代微妙的变化和差异,从敞口到平沿,从炉体斜收到折收,都呈现出五代这一时期独特的风格。

图4


      1、白釉行炉。
      白釉折沿行炉(图4)。其器平沿微下垂,斜腹底部下圆收,施半釉,留有化妆土和罩透明釉的痕迹。炉体施乳白釉 ,胎呈深灰色。外腹下起凸棱 , 下部折收, 矮柄起台束收,柄足底无釉,底足呈喇叭状,足底内削斜边,足心呈内弦凹状。口径7.5厘米,边径10厘米,足径5.1厘米,高5. 7厘米。(鹤壁市私人收藏)

图5

图6

    白釉莲瓣纹行炉(图5)。其炉圆唇敞口斜腹,内腹施半釉,底心微平,可见施化妆土的痕迹。炉体施白釉,光泽莹润。炉外壁一周采用模印贴塑工艺,上贴三佛三莲瓣纹,下堆塑莲瓣纹一匝,托炉体上部。其口大部残缺,从截面处,可观其莲瓣纹的工艺制作手法,窑匠釆用堆塑技艺,为使莲瓣呈现出立体效果,以小泥饼围底柱贴塑一周(图6),再把模印的莲瓣花朵堆塑起来,使得莲瓣有上托之势,呈现给人们以花开见佛的美妙感觉。胎质为灰色与土红色交织,束腰处下残,口径大约10.7厘米左右。(鹤壁市私人收藏)

图7
  2、黄釉行炉。
    炉通体釉呈土黃色,圆唇平沿直口,内腹直壁下圆收。底足无釉,灰白胎。外腹直折收,矮柄部起三环状弦纹束收,底部呈喇叭足。足底斜切边,内收微凹,留有修足环圈痕。口径7.4厘米,边径10.7厘米,足径6厘米,高5.9厘米(图7)。(鹤壁市私人收藏)
 
三、宋金时期的特征
      宋金时期,是鹤壁窑的黄金烧造期,也是世俗文化的滥觞期,其制瓷技艺在承传唐代(包括五代)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其世俗之风的盛行,得到了人们的追捧和喜爱。特别是金代白地黑彩装饰技法,得以大发展。从点黑彩、绿彩,绘草叶纹、莲花瓣纹、牡丹纹等,直至文字的装饰。从视觉愉悦上升至文字的教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