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出现在古代文献上,文人们描述它如何美。直到31年前,法门寺地宫14件秘色瓷出土,人们才看到实物,是第一次非常明确的秘色瓷考古发现。

 
      恰好,工作站对面,去年正式对外开放的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中,有一块关于法门寺秘色瓷的陈列墙,正好展示了法门寺地宫中唐咸通十五年(874年)衣物帐碑的一段记载:“瓷秘色椀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
      上林湖瓷质匣钵上“秘色椀”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帐碑上的文字完全相同。
      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出自内库,除了皇室所属作坊制品外,其余就是各地贡物,属于皇家的东西。而这次在上林湖,首次在窑址上出土“秘色”字样,而且是在烧造秘色瓷的瓷质匣钵上出现,人工刻的,意义又不同了。
      “我们当时认为秘色瓷是进贡的,可能是官方定制的,但窑址里出了‘秘色’的字样,说明不止是管理层,窑工本来就知道这批烧的东西就是好东西,所以才会明确刻‘秘色’,这意义就不一样了:秘色瓷这个概念,不仅存在于当时的文人以及包括宫廷在内的上层阶层中,作为窑工,同样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是秘色瓷器。”
      至于“罗湖师”,郑建明说,代表这个秘色瓷不是谁都能做的,可能是一种技术上的等级,像我们评职称一样。
      我们再看这六个字刻的地方,不在别处,就在瓷质匣钵上,“这同样也再次证明瓷质匣钵就是烧造秘色瓷的重要窑具。”

 

      后司岙不光烧秘色瓷,也烧普通青瓷越窑,所以有两种窑具,粗陶的,烧普通瓷器,瓷质匣钵,专烧秘色瓷。插播一句,很多人可能搞不清越窑和秘色瓷的关系,秘色瓷属于越窑,是越窑中最高档的,但,不是所有的越窑都是秘色瓷,因为给宫廷烧造的越器可能会很多,但是真正的秘色瓷产量很少,因为成本不是一般的高啊,普通人根本用不起,刻字的这个专门烧秘色瓷的瓷质匣钵,就是证据。

 

      在上林湖岸边,记者可以说是踩在瓷质匣钵和瓷片上走路的——这太奢侈了。在后司岙的发掘中,与秘色瓷一同发现的,就是大量的瓷质匣钵。
      青绿色,是秘色瓷的目标,真正完全实现很难,烧成时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但是,唐代人发明了神器——瓷质匣钵,用釉密封,使瓷器在强还原气氛中烧成。

 
瓷质匣钵
      “窑炉除了温度,气氛很重要,密封做得越好,瓷器就越青,如果氧化,就会发黄。所以越窑很多瓷器,都黄乎乎的,这是很大的问题。瓷质匣钵是用釉封口的,冷却时,阻止了空气进去,釉色就还原得很好,所以颜色特别青绿。”郑建明解释。
      还有个奢侈的地方,匣钵本来是可以多次使用的,但这种用釉密封的瓷质匣钵是一次性的——因为被釉粘上以后,需要把匣钵打破,才能把里面的器物取出来。这成本,一般老百姓吃不消用的。
      而就在这条出字的64号窑炉“隔壁”,66号窑又有大发现。考古队员对窑炉两侧下坡的堆积进行了发掘,在它的西南坡布了3个探方。
      “上林湖越窑从唐代开始,到五代,北宋一直到南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序列。但去年以前,上林湖地区,荷花芯窑址也好,后司岙窑址也好,都没有发现北宋早期直接能跟五代接上去的越窑面貌,等于说北宋这段是空白。”郑建明说。
      结果一挖,非常巧,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出土多件“太平戊寅”款青瓷,说明时代主要在北宋早期前后。
      “等于说,按照窑炉的堆积,整个上坡都是晚唐五代的,下坡都是北宋的。” 这里出土了丰富的北宋早期青瓷产品,包括碗、盘、碟、罐、盆、洗、执壶、瓶、盏、盏托、套盒、盒、炉、贯耳瓶、埙,有日常用品,也有仪式性用品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