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就是我喜欢的东西”——工艺美术大师徐凌
2018/7/19 16:01:39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凌

      很多时候,人们聊起他,还是会习惯性地先说上一句,那是徐朝兴大师的儿子。不可否认,徐凌初涉青瓷,着实与父亲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父亲那太过耀眼的光环却并没有过多地扰乱徐凌的视线,相反,在徐凌身上,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瓷二代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徐凌与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徐朝兴

      继承者之路
      如果非要将徐凌现在的成就和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扯上关系,那么在他的记忆里,每逢暑假就在家看爸爸做瓷算是一个常规的娱乐项目。
      更多的时间里,徐凌还是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来。他喜欢画画,199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省二轻工业设计学校)后就进了一家外资企业做设计,办公室有空调,单位有食堂,一个月的工资超过1000元,还用上了当时非常时尚的信用卡。
      而在那时的龙泉,已经身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父亲徐朝兴,正在濒临破产的国营青瓷研究所工作,厂里已经连一个月600元的工资都发不出了。
      到了1996年,徐朝兴决定自己搞一间小作坊。趁着这机会,他与儿子有了一段交流。出乎意料,徐凌主动表示要辞职回来帮忙。
      时至今日,徐朝兴谈起儿子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龙泉从事制瓷行业,还显得十分感动和开心。身为父亲,他感动的是儿子有自己明确的人生志向,他开心的是儿子能对父母孝顺、知心。作为身怀绝技的青瓷大师,徐朝兴最希望的是能有个对自己的技术和抱负继往开来的传承人。
      倒是徐凌的妈妈十分反对,陪伴着徐朝兴一路走来,她最明白做瓷的辛苦,更何况在当时看来,哪有从大城市回到龙泉这种小地方的道理。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徐凌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我希望能把父亲的制瓷技术继承下来,和父亲一样,把心寄托在青瓷上。”

 
《寒山》
      小将显锋芒
      在说服了妈妈之后,徐凌辞职回家。大家都说,这是儿子要继承父亲的衣钵,把青瓷发扬光大了。
      事实上,徐凌并没有想得那么多,对于传承青瓷技艺只是处于一种朦胧的意识,对青瓷的未来心里也没有底。徐凌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让痴迷于青瓷的爸爸开心,让劳累于瓷窑的妈妈省心。

 

    接下去的六年,徐凌成了一个标准的小学徒,一肩承担了挑土、淘洗、注浆、灌浆等所有的体力活,认认真真地从最基础的拉坯开始干起。
      他说,所谓的大家,就是把专业的事情做到最好。这其实只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从不会到会,就看你的量能不能达到,拉完了五吨的泥巴,制瓷拉坯技艺不可能不精湛。
      当然,也必须先有了技术,才能有新的创作。在徐朝兴看来,儿子的悟性很高,和自己年轻时很像。而且徐凌又有美术基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很快就到来了。

 
《秋韵》
 

《海的呼吸》
      2002年,徐凌的作品《秋韵》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并被收藏于北京中南海紫光阁。2003年,他的作品《夕阳》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金奖;《旋》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日·月》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海的呼吸》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以及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金奖……2006年,33周岁的他被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中青年十大名师”。

      做瓷二十年
      在传统的龙泉青瓷手艺人看来,青瓷是一门技艺,是几千年流传下来不变的经典,它的出品必然是细致、光滑的,讲究工整和精美程度,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