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耀瓷融入生命的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树锋
2018/8/7 16:18:47

 
      2018年7月28日,陕西日报第6版登载非遗传承人文章:《孟树锋:将耀瓷融入生命的人》。

 
国家级非遗(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孟树锋
  早上起来,孟树锋就开始在自家阳台上忙活了。在一个50厘米高的钵口瓶坯上,他用刻刀刻著指甲盖般大小的字。当天,他刻完了《大学》中的374个字,离目标还差1379个字。
  孟树锋今年63岁了,年轻时,他的眼睛在烧窑时受过伤,做过4次手术,但他对耀瓷的热爱和痴迷却从未改变。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一天也离不开耀瓷。耀瓷,已融入他的生命。
  耀州窑为北方青瓷的主要产地,耀瓷曾是皇室专用的贡品,并远销世界各地,在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陈炉镇是继黄堡镇之后的耀瓷烧制又一重镇,千年炉火不熄。孟树锋的家乡就在这里。
  据孟树锋介绍,陈炉镇11个村庄几乎家家烧瓷,被誉为“炉山不夜”。他家至少5代人都以陶瓷为生,且每代都有作品存世。
  在家庭的熏陶和浸润下,带著血脉中那份与生具来的制瓷基因,1973年,19岁的孟树锋踏进了陈炉陶瓷厂的大门。
  当时,耀瓷的传统烧制技艺已失传。孟树锋进厂第2年,陈炉陶瓷厂承担了恢复烧制耀瓷的任务。也就在这一年,孟树锋遇到了他的恩师——李国桢先生。作为原省轻工业研究所的总工程师,1974年,李国桢带领4位专家在陈炉陶瓷厂开始了恢复烧制耀瓷的试制工作。
  孟树锋当时是厂部的通讯员,主要负责照顾李国桢的生活。能与这些制瓷专家接触,孟树锋觉得是自己莫大的荣幸。朝夕相处中,李国桢儒雅谦虚的风范、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年轻的孟树锋心里树起了标杆——要做像先生这样的人。
  1976年年底,试制工作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时,厂里要选送3个人参加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招生考试。在李国桢先生的鼓励下,孟树锋积极报考,并最终成为厂里唯一被录取的人。
  进入大学殿堂,孟树锋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一切能接触到的知识。在这里,他又幸运地遇到了梁任生、刘新园等恩师,老师们的学识和人格深深影响着他,也更加坚定了他献身陶瓷事业的信心。
  1980年,26岁的孟树锋学成归来,在厂里技术科任职。彼时,耀州青瓷的复制仿造工作早已结束,陈炉陶瓷厂推出了造型精美的刻花青瓷,引得人们竞相求购。回到厂里,孟树锋不断尝试,将一腔热血投入到耀州民间瓷的恢复中,并在厂里出口瓷项目上大胆创新,填补了出口的空白。
  因表现突出,1985年,孟树锋被提拔为陈炉陶瓷厂副厂长,主抓出口瓷。之后,“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耀州瓷被日本、法国、德国、美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出口量稳步增加。特别是1988年,国外的订单价值近100万美元。

 
《红底玉缕耀瓷刻花牡丹纹大梅瓶》
  这期间,孟树锋的陶瓷作品也在全国比赛中屡有斩获。1987年,他的作品《刻花鼓灯瓶》《百鱼瓶》等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
  “如果说完成耀州窑的试制工作是基础的话,那么,我和我的同事后来所做的工作则是对耀瓷的提高、完善、推介和发展。”回顾自己在陈炉陶瓷厂近20年的时光,孟树锋这样说。
  1992年,孟树锋离开了陈炉陶瓷厂,开启了新的追梦之旅。于是,他自费走遍名窑产地,寻觅宋代名窑踪跡,学习了解北方定州窑白瓷系、河南钧窑瓷窑系、南方景德镇和浙江龙泉青瓷窑系的历史文化、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
  将工艺铸入刀光中,把灵气注入作品中。经过数十年的潜心钻研和努力探索,孟树锋将耀州青瓷传统的烧造工艺、刻花工艺、制瓷工艺完美结合,完成了一件件耀州青瓷工艺精品。

 
《红底玉缕耀瓷飞龙宝塔尊》
  相比于江苏、浙江的青瓷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