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课堂——洪树德教授讲述“珠光青瓷烧制技艺”
2019/1/25 16:38:08

      12月22日上午,省级非遗传承人、厦门美协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洪树德老师,在厦门市文化馆讲述“珠光青瓷”的非遗故事。
 
      洪树德,1940年生,福建同安县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宋代名窑“珠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2013年,洪树德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作为珠光青瓷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洪树德教授潜心研究汀溪窑珠光青瓷13年,终于让失传近800年的珠光青瓷“复活”。2011年,珠光青瓷烧制技艺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欣慰的是,他的女儿洪冰晖和外孙女陈嫣继承了衣钵,三代人接力“守窑”,不断延续本土陶艺复兴梦。
 
      珠光青瓷,这个以日本茶道"开山之祖"村田珠光命名的日本皇室“御用物品”深藏着中华民族洒脱率真的古朴情怀。但它却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近千年,如何找寻这段中日文化交融的记忆呢?
      禅茶之“祖”成就珠光青瓷之美名。
      上午9点半,讲座准时开始,对着台上的盏盏青瓷和台下专注的目光,仿佛千百年历史就在眼前不断交互。 
      珠光青瓷的“身世之谜”
      “茶与禅的结合,是茶道形成的一大关键”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洪树德在陶瓷方面的研究已经60余年,他深谙陶瓷雕刻之道及其背后的意义。
 
      珠光青瓷,公元15世纪,相传日本一位高僧名叫村田珠光,喜好中国茶文化,特别喜欢使用的茶具是一种中国茶盅。
      这是一种枇杷黄色、釉润、深腹、敛口、小圈足的小碗,碗口以下弧状内收,器内壁刻划有简笔花草,间配“之”字形篦纹,器外通体刻划折扇纹,在日本也叫猫爪纹。
 
村田珠光(1423-1502)
      村田珠光被后世称为茶道的"开山之祖"。
      生于奈良,幼年在净土宗寺院出家,因为违反寺规被轰了出来,此时,日本禅宗的重要人物,大名鼎鼎的"聪明的一休"——"疯僧"一休宗纯,正在京都的大德寺挂单,珠光闻名前去拜师参禅,这是茶道形成史上一个重要事件。
      日本禅意茶道盛行时,恰好就是中国的南宋时期,同安窑业所产瓷器质密、胎体坚硬,有玻璃光泽,并带有晶莹剔透的冰裂纹,釉色素雅、装饰独特,很有特色,曾大量出口日本,受日本人的喜爱。
      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茶汤圣祖”村田珠光认为中国同安窑生产的褐黄釉刻划花碗瓷器素雅大方,与他的茶道文化很契合,就用这种碗来喝茶,还把自己喜爱的一只碗送给当时的一位将军。由于他的推崇和推广,人们便把他所喜爱的产自同安窑的这种碗称之为“珠光青瓷”。
      ——“珠光青瓷”的由来
              台上娓娓而谈,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在传统衰落的边缘上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在现世的浮华与焦躁不安中,有人愿意用一生去做一件事,自然也有人愿意不辞劳苦,前来聆听古意。   
珠光青瓷的复原之路
      珠光青瓷的来源离不开茶道与禅宗的结合,而珠光青瓷的“复活“,则离不开洪树德老师不懈的探索。
      洪树德教授说:“我一生只做陶瓷这一件事情,虽然做不完但会一直做下去。”“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是洪树德教授陶艺人生的真实写照。
      1998年,洪树德考察了厦门同安的汀溪窑旧址后受到极大震动,决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结合传统古法对同安汀溪窑的珠光青瓷进行恢复性烧制。
 
      1956年,同安修建汀溪水库,意外发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