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晓晴:挖掘传统艺术的发展空间
2019/5/11 13:14:40

      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熄,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滋养并吸引了全球的艺术家来到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景归”“景漂”现象。作为一名扎根本土的艺术家,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有何见解?对于工匠精神又有什么体会呢?2019江西两会期间,江西省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副所长饶晓晴做客新华访谈。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副所长饶晓晴接受新华网专访
      在传统中寻找突破空间
  新华网:在个人的艺术发展道路上,对景德镇传统的陶瓷艺术进行怎样的传承和创新?
      饶晓晴:我多年一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有粉彩、古彩、青花、釉里红、新彩、雕塑等综合艺术表现等作品。体材上,我追求在传统上的突破和发展,所以我也尽量寻找有发展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注意挖掘和寻找艺术表现突破空间。陶瓷是火的艺术,许多陶瓷材料在火的烧成中才会变得魅力无穷,驾驭各种材料性能并表现到艺术上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许多经验的积累,才会应用自如。我的创作也是在多次的失败中总结,并寻找相适应的表现效果,所以我多年不停地探索,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所突破,才有成功的作品。
 
《智者乐水》饶晓晴作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藏
      艺术家要有为地域文化服务的理念
    新华网:景德镇提出要打造一个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在促进陶瓷文化对外交流方面,做过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饶晓晴:我认为景德镇要打造一个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注意景德镇城市环境文明建设,也要注意城市管理者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只有官方服务到位,百姓才会自觉配合,必须让老百姓觉得自己是主角,有温暖,环境和经济发展和自己相关,才会形成积极的心态。我多年从事陶瓷创作,在国家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等平台上都积极参与创作,其中既有主题创作,也有精品工艺和艺术相结合的创作。同时,我认为,艺术家还要有为国家和地域文化服务的理念。我正在筹备个人艺术博物馆,为景德镇的深度文化做贡献。
 
《天戏图》饶晓晴作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藏
      陶瓷艺术创作需要长期积累手头功夫
    新华网:景德镇是一座工匠之城,也是一代代工匠才铸就了景德镇的传奇。你对工匠精神如何理解?又是如何体现在自己的艺术工作中?
      饶晓晴:景德镇有着千年的陶瓷文化积淀,民间有许多丰富的宝藏有待发掘,这是世代师徒相传。因此我从民间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应用于自己的陶瓷艺术创作中,这就是传承和发展。在创作中,我十分注意景德镇陶瓷艺术和传统文化的一致性,注重将手头功夫和表达艺术韵味的审美魅力相结合。景德镇陶瓷艺术是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有手头功夫,只有注意文化修养和艺术创作理念结合,才能创作出积极向上的作品,这就是工匠精神。只有反反复复的探索才能寻找发展艺术的空间,突破前人,为当代文化做贡献,成为拥有工匠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传承人。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副所长饶晓晴接受新华网专访
      饶晓晴简介:
    饶晓晴,1961年11月生,江西临川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高级工艺美术师,2006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现任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总工艺美术师、艺术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委。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物》栏目于2008年8月28 日专門介绍了饶晓晴的成長和成就;《中国电视报》2008年9月29日又以《粉彩人生》为题,专门介绍饶晓晴,从此饶晓晴的名字不胫而走。
      2008年元旦假期刚过,位于景德镇东郊的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来了两位带外地口音的客人,他们要求买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饶晓晴的全部作品。在景德镇,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