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善习刻瓷艺术——花鸟镌刻法
2019/5/17 16:59:24

      中国传统花鸟的绘画技法有工笔、写意及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刻瓷一般多采用写意法落稿。
      1.鸟的落稿与镌刻
 
梅鹤图 直径41cm 刻瓷盘局部 董善习
      以《梅鹤图》刻盘为例,画鹤起稿从嘴画起,浓墨勾嘴画眼,朱红点顶,枯笔重墨侧笔写出脖颈。画颈时,应使笔肚中含有部分淡墨,这样能使颈纹的墨色有变化。以淡墨勾出背胸、腹部,用笔要有顿挫,行笔要圆中带方。然后,蘸焦墨画出翅膀的黑色长羽,笔触要大小宽窄兼之。最后用浓墨写出腿和爪。
      镌刻时,勾勒的轮廓线用平刀线刻,颈纹、黑羽部位用平刀面刻法密刻,并注意留出笔触线。笔触线,是写意中国画中笔墨落在生宣纸上,笔画交触自然形成的淡淡白线,也是中国画笔墨艺术效果的一大特点。笔触线留得不可太宽或太窄,窄则推远,观看时墨迹连成一片,笔触模糊失去水墨效果,太宽则生硬不自然。其最佳效果是“近观以取其质,远观以取其势”,赋色后将16英寸的盘放在1.5m处,以能略分辨出笔触纹线为佳。再用尖刀面刻法将嘴、眼珠凿点刻密,分别着浅蓝和淡黄色,以增加色彩的冷暖对比。
      2.花卉的落稿与镌刻
      花卉题材在刻瓷中常采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线刻勾勒法,二是面刻没骨法。
      (1)线刻勾勒法。多用来表现白色和浅色的花卉,如白色的梅花、黄色的菊花、白牡丹花、白玉兰花,等等。
      (2)面刻没骨法。多用来刻绘有色和深色的花卉,如红色的梅花、紫色的紫藤、蓝色的牵牛、黄色的迎春,等等。
      花卉的叶秆可用线刻勾勒,也可用面刻没骨刻绘,要视画面需求而定。一般来讲,画面的疏密,黑白灰效果在花头刀法决定后,要靠叶秆所用刀法的不同来调整。白色的花朵,花瓣用线刻勾勒法刻出后,叶子可用面刻没骨法刻之,或者反用之,使画面形成线面对比。
 
金玉满堂 直径51cm 刻瓷盘局部 董善习
 
紫气东来 高56cm 刻瓷烤彩瓶局部 董善习
 

爱莲图 高27cm 刻瓷青釉瓶 董善习 2003年
 
事事如意 高42cm 刻瓷烤彩瓶局部 董善习
 
玉洁冰清 高56cm 刻瓷瓶局部 董善习
      《金玉满堂》中的玉兰花和《紫气东来》中的紫藤花均为线刻,与枝干的面刻形成艺术对比。《爱莲图》的荷花则以线刻密排构成,与以线刻疏排的荷叶形成对比。《事事如意》中的柿叶采用线刻,与柿果的面刻形成艺术对比。而《玉洁冰清》的白梅花是用线刻出后,再在未加刻凿的周边用淡绿颜色衬托,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红梅傲雪 直径36cm 刻瓷盘 高良琦、董善习 1991年
      作品《红梅傲雪》,是我的老师高良琦先生于1991年退休时直接在14英寸白盘上用墨和国画颜料挥毫画就而成,赠予本人留作纪念。高先生早年师从著名书画艺人李左泉先生和梁文焕先生,主攻山水和花鸟,尤善画梅。他画的梅花,枝干苍劲、笔墨潇洒、构图新奇,寥寥数笔便能将梅花的形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他创作的红梅《她在丛中笑》为版本制作的花纸所装饰的茶具,成为当时淄博瓷厂代表产品之一,连续热销十几年。
      《红梅傲雪》落稿后,高先生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要用刻瓷手法加以表现,权作师徒的一次合作。带着对老师的崇敬感恩之情,我对画面进行了认真分析。其最大特点是梅的枝干用淡墨卧笔画出,笔与笔之间有明显的融线,似在宣纸上作画时自然留下的墨迹笔触线,很能体现笔情墨趣。为将这一特色保留下来,镌刻时,根据墨迹走势用平刀,将线刻和面刻有机结合。在突出笔触线的前提下,用精致细腻的刀法组合,将作品原汁原味悉数呈现,受到了老师褒奖。时至今日,与恩师虽已居两重天,但每每观之,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稀就在眼前。此后,以梅花为题材的刻瓷创作,成为我艺涯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龙腾祥云 喜上梅梢 高60cm 刻瓷瓶 董善习 2008年
      《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