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烈山窑址考古发掘新收获
2019/8/10 10:56:01

      烈山窑发现北宋北方窑系最大体量窑炉
      烈山窑址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村,处于濉河的支流雷河岸边,西距雷河1公里左右,东靠烈山脚下。2017年9月,该地发现一处古窑址。2018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分为三个区域,Ⅰ区金元窑址区域、Ⅱ区唐代晚期至北宋窑址区域和Ⅲ区汉代窑址区。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清理各类遗迹70余处,包括6座窑炉、52个灰坑、1条道路、14条灰沟、1处墓葬。出土了数以吨计的各时期陶瓷器残片。可复原器物达2000余件。
      Ⅰ区金元窑址区
      Ⅰ区遗存是此次发掘最丰富的区域。发现2处窑炉、40余处灰坑、1处道路、10余处灰沟等,出土大量遗物。
      2座窑炉分别是2号窑炉(18HLY2)和3号窑炉(18HLY3)。Y3是在原Y2的外围基础上扩建而成,Y3叠压在Y2之上,则Y2的时代要早于Y3。也就是说Y3是在Y2的现有基本形态上改造再利用。在空间上部分重合,这种改造也比较特殊。改造最大的部位是操作间和火塘两处,范围均增大。两座窑的烟囱被破坏,其他部分保存完好。由操作间、火门、火塘、窑室组成。
 
Y2和Y3窑炉(金代)
      作坊区发现一些储泥池、淘洗池、水井以及道路的遗迹,与窑炉是配套使用的。在窑炉的西侧发布有大片的瓷器堆积层,最厚处达1.8米左右,即就近倾倒残次品。
      Ⅰ区出土瓷器种类较丰富,包括白釉、白釉黑褐花、酱釉、黄釉、绿釉、青釉、黑釉等。除了碗、盘、盏等生活用瓷器,还发现了人物俑、动物俑、围棋子等。有的瓷器上有墨书、刻划或彩绘文字等。可辨识文字有“祐德观”“华严寺”“公用”“宿…”“黄一郎宅”“比范五公”等。
      Ⅱ区唐代晚期至北宋窑址区
      Ⅱ区共清理窑炉3座。以4号窑炉(18HLY4)为例,Y4是2018年发掘的最大窑炉,单纯窑室面积就近24平方米。保存较好,由操作间、火门、火塘、窑床构成,烟囱被破坏。Y4窑床长4.5米、宽5.3米,两侧部分保留了几层窑墙,窑床表面可以看到铺了多层耐火砂。双烟道,均长1.38米、宽1.44米。火塘长3.7米、宽4.44米,火塘呈圆弧三角形,范围较大,约10平方米。迎火墙保存完好,由窑砖和窑柱砌筑而成,呈三顺一丁式砌筑。火塘内堆积大量红烧土和耐火砖。火塘底局部是一层青灰色遗迹,疑是草木灰遗留下来的痕迹,同时也存在红烧土烧结痕迹。火门呈长方形,由石头垒砌,长0.6米、宽0.5米,堆积有较厚的红烧土。操作间长7米、宽1.7米。操作间是开放式的空间,在火门两侧形成一排挡墙,前面场地略凹形成一定的活动空间。挡墙由窑柱、窑砖和石头砌筑而成。
 
北宋时期最大窑炉Y4
      Ⅱ区的作坊区没有找到,仅在Y1的正前方发现一些灰坑或瓷片堆积区。即Y1在毁坏不用之后,窑前区域变成了Y4的残次品堆积区。
 
Y1窑炉(唐代末期)
      Ⅱ区出土产品主要是白瓷、绿釉瓷、黄釉瓷、琉璃器、三彩瓷、素烧瓷等。产品主要有碗、盘、盏、罐、枕、俑、建筑构件等,比较重要的黄褐釉印花大砖、琉璃建筑构件和三彩瓷器。窑具有窑棒、垫板、垫饼、三叉支托、垫圈等。时代为唐代晚期至北宋晚期。
 
三彩三叉支托
      在Ⅱ区的考古发掘中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宋三彩瓷器标本,主要是碗、盏、罐和窑具等。有多块瓷枕片上刻划“鞏縣”字样。这是通过科学考古发掘证实烈山窑址兼烧制宋三彩的地点。
      历史价值和意义
      2018年11月23日至24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织召开了“淮北烈山窑考古发现暨北瓷南传线路学术研讨会”,对其重要价值和意义达成以下几点认识:
      北方白瓷向南传播路线的中转站 
      唐代晚期发生了北方白瓷制瓷技术向南方传播的过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