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窑考古发掘新收获
2019/8/10 11:36:58

      萧窑发现大批制瓷遗存,生产布局和面貌更加清晰
      萧窑作为皖北地区最为重要的窑址之一,长久以来考古工作开展较少。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5年对欧盘窑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隋唐时期瓷器等遗物,还揭露出一批窑炉、作坊、料池等重要的遗迹现象,这一新发现不仅将萧窑的烧造历史提溯至隋代,还揭示出了萧窑在中古时期南北瓷业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唐代黄釉瓷碗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武汉大学考古系、萧县博物馆对安徽萧县白土寨窑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为478平方米。通过发掘,共计清理出唐宋时期各类遗迹70处。其中包括窑址3座、料池4座、储灰池7座、房址10座、灰坑29个、柱洞类遗迹12个、灶类遗迹3处和路基2条,出土遗物丰富,保存完整的小件遗物近800件。与窑址烧造相关的遗物主要有制料工具类,包括碾轮、擂钵;窑具类,包括窑柱、垫板、支托、垫饼、碗形间隔具、手捏船形间隔具、少量三足支钉和匣钵;生活用具类,如陶盆、陶罐、骨器等。瓷器釉色以白釉为主,均施有白色化妆土,胎质较细密坚致,器类以碗为主,还有盏、执壶、瓷盆、双系罐、瓜棱罐、瓷瓶、瓷杯、瓷盂、平底钵、瓷枕(均有纹饰,技法以剔花和划花为主)、缸、提梁罐、砚台、瓷玩具、佛像、骰子、棋子、建筑构件等。另外晚期扰乱地层多出土酱釉深圈足涩圈碗、酱黑釉瓷罐、白地黑花瓷盆(部分带字“风花雪月”)等,当属金代风格;早期唐代地层多出土青釉和黄釉的玉璧底碗、盏等,照釉面观察,施釉的方法为蘸釉;釉层薄厚不均,往往还形成蜡泪痕。器物多素面装饰,除了部分刻花、划花外,少数呈釉下彩装饰,纹饰题材主要有牡丹、草叶、卷云纹等。
 
宋代白瓷枕
 
金代酱釉双系罐瓷罐
      所发现窑炉遗迹主要集中分布在T0702和T0304两个探方内,但根据层位关系、窑炉形制、结构与方向等推断其应为两个不同窑区。其结构一般由窑床、火膛和烟道组成,受制于揭露面积和部分重要遗迹保留展示,未发现操作坑,窑炉保存较差。Y1、Y3为一组联窑,窑门相连,开口于③层下,Y1规模较Y3稍大。这两座窑分布在发掘区东部,且建于一座废弃的料池作坊之上,皆为半地穴式马蹄形窑,方向为东西向。窑门处于东部,有火膛、窑床、烟道,部分窑壁尚存;火膛呈半月形,与窑床之间用耐火砖夹窑柱修建起来的墙体分隔开,火膛与窑床间的高差为40~60厘米;窑床较平,为较厚一层不发硬的红烧土面,可见烧窑温度不高。Y2位于发掘区以西,T0304内,开口于⑤层下,年代较早。Y2平面亦为马蹄形,有火膛、窑床、烟道,呈西北-东南向。与Y1、Y3不同的是,Y2烧窑温度较高,火膛底部与窑床皆有一层较硬的烧结面。
 
Y1、Y3(F9)
      料池类遗迹全为长方形,由垫板铺地,池边立砖,池底残存瓷泥。C1位于F1内部,紧靠F1的北墙和东墙;C2、C3位于F2西北部,南北相连,以立砖间隔开,C9位于F2东南部,被H12、H13、Z3打破,底部铺有垫板,较为平整;C6位于F4西部,平面为椭圆形,用耐火砖围成,仅存一小块立砖,底部铺有垫板且残留较薄一层料泥。
 
C3
      储灰池遗迹平面多为长方形,结构为直壁平底,池内包含大量草木灰,上层夹杂红烧土颗粒。C4开口平面为圆角长方形,系立砖(耐火砖)围成,底为火烧的红色硬结面平底;C5开口平面为长方形,系立砖(青砖、沙砖等)围成,底为火烧的红色硬结面平底,其内部还有几块立砖,将C5一分为二,一大一小,从填土一致性来看,推测是C5改小所致;C7位于F6东部,开口平面为长方形,共由12块竖立的长方形耐火砖围砌而成,C7西北角发现一个釉料缸底,可能为池子功能上的配套设施。
      作坊区可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作坊有F1、F9,F1应为专门保护料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