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花釉技艺
2020/8/10 14:01:25

      摘要:本文介绍了淄博花釉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制作工艺技术以及造型特点等,分析了影响花釉肌理形成的因素,对淄博花釉材质美、造型美、工艺美等进行了探讨,对淄博花釉今后的发展及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淄博花釉、窑变、肌理
      1.淄博花釉的沿革
      花釉是艺术瓷家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它以其丰富的色彩、变幻莫测的流纹肌理变化而著称。传统花釉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釉料叠加施釉烧制而成。近年来也有直接用一种釉通过施釉厚薄变化而烧成肌理变化的花釉效果。
      在唐代,河南的鲁山窑、黄道窑等窑口就有以黑色为底釉,上施乳白或淡蓝色釉的花釉制品生产,制品黑、白、蓝色彩对比强烈,肌理变化丰富,装饰效果甚佳,后人俗称“唐钧”。后来我国各窑口陆续创造了多种风格的花釉,如北宋的钧窑,南宋吉州窑的黄兔毫、蓝兔毫、鹧鸪斑、玳瑁斑等。明朝的石湾“广钧”,宜兴的“宜钧”等以及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的“炉钧”等。从施釉技法来讲,唐三彩、宋钧可以说是花釉技法的典型代表,只是唐三彩个性太鲜明,而忽略了它的花釉装饰技法。宋钧、炉钧亦是如此,独自成类,而多把黑底釉上施白釉或其他色釉的一类产品,叫做“花瓷”或“花釉”,此类产品宋以后各代都有烧制。
      淄博花釉在宋代博山大街一带的窑场多有烧造,与鲁山花瓷一样,是在黑釉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釉。釉面以流淌的泛蓝釉或白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条纹,色彩相互交融,或为色块、或为相互交融的流纹,自然生动,斑璨淋漓,绚丽多彩。
    北方的黄土含有4~8%的氧化铁,有些经过淘洗后可以作为黑色釉使用,这类土叫做“药土”。在此釉之上,施白色或其他颜色釉料,根据成分、气氛、温度、施釉厚度以及造型等因素的影响,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生动美妙色彩斑斓的流纹,又称“窑变花釉”。建国前,只有山头一带窑场生产红花釉、黄花釉等几种美术陶瓷。建国后,淄博陶瓷行业开展恢复传统产品的研究工作,1959年,山头老艺人周洪田研制成功了虎皮釉、云霞釉等品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利用当地制瓷原料开展黑系窑变花釉研究,1974年9月试制成功,主要有兔毫、蓝钧、鹧鸪斑、虎皮、玳瑁、礼花釉等,1978年通过省级鉴定,并在产区推广,形成了淄博特色。八十年代淄博美术陶瓷厂朱一圭先生等研制开发了立粉花釉,在施黑色底釉的盘子用立体线条加以强调,再根据画面填上不同颜色的面釉,烧制后,作品线条清晰,立体效果强,釉面丰富,此类技法在陶瓷艺术创作上开创了一条新路。二十一世纪初,也有一些艺术家尝试使用琉璃做釉料,使釉料颜色变得更为绚丽多彩。
      2.淄博花釉的特色
      2.1就地取材 铁系底釉
      七十年代研制成功并逐渐兴起的淄博花釉以黑釉系(铁系)为主,用淄博当地含铁较多的俗称“药土”钙质粘土(成份见表)经淘洗等加工处理后,与其他釉用原料配制作底釉。“药土”来源广泛,过去装备简陋,经过淘洗等简单处理后,即可做釉。“药土”属沉积黏土,粘性适中,施釉后坯体附着性能好,与面釉也容易结合,不易脱落或滚釉。一般是先施一层黑底釉,再上面釉。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后底色为黑色。在烧制过程中,因为釉料中的碳酸盐等高温分解,釉面形成气泡,两种不同的釉料产生不均匀、不充分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丰富的肌理变化形成色彩各异、纹理不同的釉色。
      花釉的底釉和面釉要有较大的高温粘度差,这样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底釉和面釉会发生相对流动并相互反应,特别是高温起泡,气泡破裂后,在气泡的周围出现不均匀现象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