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盒子出水[17]。
 
图六 圆顶盒盖
      (4)平顶盒。根据盒盖无钮及有钮分两型。
      A型,无钮,标本TMK02.L8-9.26.04,盒盖,青绿釉,釉色斑驳,盖内部施釉,胎灰白。顶部印有重圈纹,肩刻划六组三线莲瓣纹。口径11厘米,高3.2厘米〔图七〕。仅见于荔枝山窑。对比器物为五代浙江镇海出土越窑覆莲瓣纹盒,盖顶印有莲子莲蓬,四周刻双重覆莲瓣纹[18]。
 
图七 A型无钮平顶盒盖
      B型,有钮,标本TMK02.L3.18-19.23, 盒盖,浅青灰釉,釉面剥落严重,盖内部施釉,胎黄白。塔顶式钮,刻划双线花瓣纹。口径7.7厘米,高3.8厘米〔图八〕。仅见于荔枝山窑。纹饰与9世纪下半至10世纪初浙江越窑上林湖标本Y30:44青釉四瓣荷花盖子相似[19]。
 
图八 B型塔顶式钮平顶盒盖
      标本TMK02.L8.25.07,盒盖,青绿釉,釉面光亮,有小开片,盖内部施釉,胎灰白。莲蓬钮,外印有重圈纹,肩刻划叠瓣纹,边饰旋纹,盖面粘垫烧泥块。口径9.3厘米,高5厘米〔图九〕。造型较常见,吴哥窑场如荔枝山窑、巴高窑、单尼窑及特罗菩窑(Khnar Por)皆有生产,出土数量较多。与之相类的为浙江寺龙口越窑第三期至第五期地层所出,年代为吴越国晚期至北宋钦宗年间(960-1126)的青瓷瓜蒂纽盒盖T7(4d):5;青黄釉刻漩涡弧线纹盒盖T8(3b):19,口径9.2厘米,高3.2厘米[20]。在广州西村窑、潮州窑及安徽繁昌窑皆有生产此类边饰旋纹的青瓷或青白釉盒子,全为瓜蒂钮[21]。
 
图九 B型莲蓬钮平顶盒盖
      标本TMK02.L3.18-19.46,盒身,青绿釉,有小开片,盖内部施釉,胎灰白。斜曲腹,腹部有一道旋纹,饼足微内凹,外底无釉。盒内有一垫烧泥块。口径6.4厘米,足径4.2厘米,高4.6厘米〔图十〕。装烧方法为把盒子放进大盒或盖罐内套烧〔图十一〕,仅见于荔枝山窑,其他吴哥窑场均使用泥块间隔叠烧工艺。五代吴越国时期(907-978)浙江寺龙口越窑的套烧法是用大盒套小盒,之后置放在匣钵内装烧,盒与盒子之间用泥点间隔,盒盖与盒身之间以泥条分隔,以保护釉面并满足统治阶层对精品瓷器的追求[22]。
 
图十 青釉盒身
 
图十一 盒罐套烧示意图
      三、荔枝山窑青釉盒子的生产背景及与中国陶瓷的关系
      (一)吴哥窑业与中国陶瓷的外销
      从历史文献及陶瓷考古发现所见,中国陶瓷的外销模式及装饰工艺的变迁,对吴哥窑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吴哥陶瓷制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在窑业技术交流上,以吴哥吸收及借鉴中国陶瓷装饰工艺为主。根据吴哥窑业产品特点及中国陶瓷输入吴哥模式的变迁,可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9世纪晚期至12世纪中期。吴哥王朝于9世纪晚期开始瓷器生产,主要产品为青釉器,11-12世纪中期以荔枝山窑为代表,产品质量达到高峰,器形以盒子、盖罐及瓦片等建筑材料为主。
      9-10世纪输入的中国陶瓷只有零星发现,如吴哥王朝第三个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877-889)时期罗洛士庙群(Roluos group)中最古老的寺庙普雷寺(Prasat Pre Monti),法国远东学院2007年对其考古发掘时,出土了9世纪晚期长沙窑酱釉执壶、广东青瓷罐和盆、10世纪河北定窑白瓷碗及安徽繁昌窑青白瓷粉盒碎片,是至今发现年代最早中国陶瓷的吴哥遗址[23]。吴哥王朝成立初期,即9世纪晚期至10世纪中叶,与中国的交流日渐频繁,主要体现在官方的朝贡贸易,以沉香等香药作为贡品,此外还有僧人来华翻译佛经弘法修道以及商人来华贸易[24]。10世纪后期,宋朝在广州及两浙设立市舶司,通过生产大量的瓷器外销,以换取南海诸国的物产。广州和明州是当时连结吴哥与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的主要港口[25]。然而,越窑及定窑贡瓷在吴哥地区仍是零星发现,主要见于10世纪晚期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 968-1001)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