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昌|在探索中回归——我的艺术心路
2020/11/30 15:10:26

     
 
吕品昌
      受父亲和兄长影响,我少年时就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绘画上,我总能获得一种刻骨铭心的幸福感,这是我日后走上艺术道路的内在精神源泉。束发之年,我离乡求学,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今陶瓷大学)接受雕塑艺术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本科毕业后又攻读了硕士研究生。感念先生前辈们一路上耳提面命、谆谆教导,其中两位研究生导师对我的影响尤为重要。毕业于中南美专雕塑系的尹一鹏先生对陶艺与雕塑相互关系的强调,使我发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结合点;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的周国桢先生以他对陶艺的热情和创造性实践,让我深切地感受到陶艺的魅力。景德镇是一块寄蕴着中国陶瓷灵魂又富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土地,这座千年瓷都的独特氛围,强烈地激发起我的热情和灵感,成为我青年时代艺术创作的“策源地”。在这里,我获得了兼取以至交融陶瓷艺术与雕塑艺术的最初机缘,“雕塑”和“陶艺”也从此成为贯穿我艺术道路的两个关键词。
      在研究生学习和创作期间,我一方面努力尝试将雕塑语言和技法运用于陶艺的各种可能性,一方面则积极探寻把陶艺推向更广阔的空间环境的途径。出于这种追求,也因为我不认同扩展作品体量这种简单化的方式,所以当时做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对于“缺陷肌理”的审美认识,正是在突破传统陶瓷艺术的空间和技术限制的向度上获得的。基于对“缺陷肌理”的较为深入的理论思考和一些大胆的突破性创作实践,我找到了以后我愈益认为有必要的一个立足于艺术本体语言、深入拓展陶艺和雕塑的具体切入点或支撑点。这个关系造型语言的认识和实践突破,对于我本人艺术作风和面貌的形成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现代陶艺的创作格局和风格演进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研究生毕业后的5年间是我创作最活跃的时期。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河南禹州、广西桂林、安徽宁国、江苏宜兴……,我当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寒冬酷暑,在中国的这些著名陶瓷产区转场创作,亲近各地的材料和环境,并用自己的方式尽情于陶瓷艺术的诠释。我不喜欢那种预设性太强或太有计划性的创作,担心执着于单纯的技术贯彻会遮蔽或抑制审美方面的自由性和丰富性。我希望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让自己的情绪、感觉保持一份充沛和敏锐,以至能够随形就势,因材施艺,在心物合一的状态中自然而充分地把握神与物游的审美契机。这个时候,我每每领略到心手相应的自由感,体验到驾驭材料和技法的审美快乐。
      我习惯采用泥片成形法进行创作,这是切合陶艺特点并极具塑造感的一种造型手法,当然,也是最考验陶艺家基本功的。塑造时,首先将泥土敲打成片,再根据表现意象卷成合适的形状构件,最后将所有构件组接成完整的造型。用泥片成形既要注意形体的塑造,又要注意泥片的柔韧性,以使所塑形体不致于倒塌或在高温下断裂。当然我也不拒绝别的有效方法,而往往把各种各样的造型技巧糅合起来,巧妙地运用于创作中。这种围绕泥性和烧造所展开的综合性的塑造实践,使我掌握并开发出一套契合我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意象的表现手段。
      1993年,我的作品在“全国第三届体育美术作品展”上获得参展雕塑作品中唯一的一等奖。可能因为这是江西省美术界少有的全国层面的重要奖项,因此在省内引起很大反响,我也因此获得了一些殊荣。这份鼓励增添了我的信心和勇气。1994年我被调入北京服装学院任教,同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吕品昌陶艺雕塑展”。之后,我又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并筹备陶瓷材料工作室。从景德镇到北京的这些经历,是我艺术道路的重要转折。在北服、央美兼容并包的自由创作空间和浓厚学术氛围中,我的艺术创作随眼界的提高和思维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