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斜切刀就展现出古人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智慧,斜棱边是便于在实际操作中左手把握之用,以便控制墨线的收放。而元代墨斗的墨仓与线轮槽壁不成一线,线轮槽成方形,其壁垂直与墨仓相连处,墨仓为花瓣形,呈现出前小后大之状,使得左手掌便于把握墨斗。宋代墨斗形制长方正,在斜切边棱上做文章,而元代墨斗样式方圆组合,简洁、大方、美观。审视两件时代不同的墨斗器物,虽大致相同,但细细地品读,就能体悟出各个时代不同的形制变化与审美情趣,观器鉴古,其乐趣所在矣。 
(图5,西安出土的宋代耀州窑青瓷墨斗残件) 
(图6,河南汝州大峪谷东沟窑出土的青瓷墨斗残件)
  (图7,宋代墨斗绘图效果)
 
(图8,宋代墨斗绘图效果)
 
三、从墨斗小器中感悟“器”与“道”的辩证思维
  在中国传统木作活中,墨斗最早称之谓“绳墨”,主要用于弹线定位开板,除实用功能外,已被引申为准绳、准则、规矩、法度等等概念。古人云:“设规矩,陈绳墨”是也。古代工匠在从事日常营造活动之中,能使用墨斗者被视为 “匠”师级人物,以绳濡墨,弹绳打线,其称呼有“施绳墨者”、“审曲面势者”、“都料匠”等,承担着为众“工”徒制定标准。在长期划线立规的过程中,人们对其尺度、准绳的规范现象,进行了归纳与提升,上升为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文化概念。正如《庄子•天下篇》中云:“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再如《管子•七法》中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王安石在《命解》文中有:“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之言,还有墨斗的传说、趣谈、典故等等都是演绎成口头文学,如“引绳切墨”、“绳墨之言”、“不拘绳墨”、“规绳矩墨”、“墨守成规”、“木匠两只手,做事照墨走”、“讲直不过墨斗线,讲利不过刨咀尖”、“木匠耍墨斗———扯弹”等等,这些充满内涵与智慧的语言,是从墨斗小“器”,而上升到“道”的层面,是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在实践中的有机转换。在人们的交往语汇之中,约定俗成,形成了成语、谜语、谚语、歇后语等等,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库。古代先贤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沉思;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中静观。把物化的原理上升到人文的理念,来治理国家,规范人们的社会道德行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773-819)的作品《梓人传》值得大家品读,讲述一个能工巧匠梓人(即木工、建筑工匠)杨潜“善度材”,“善用众工”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了梓人与当宰相治理国家,有异曲同工之理,文章最后子厚感慨道:“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千百年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一代代人坚守着信念和道德,守天道,遵四时,知规矩,懂方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推动着文明之火燎原蛮荒。
 
  品读元代鹤壁窑月白釉墨斗,不仅仅是遗存后世的一件实用工具,而其真正的意义是透过墨斗之器,让人们了解器物背后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感悟先贤在日常生活中,灵光一现,创制出无数个劳动工具,既创造了文化,又创造了历史。这些手工工具的功能和装饰纹样,都彰显着古代物质文化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造物的审美意识,又把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装点的五彩缤纷。先贤圣人又把“器”升华为“道”的层面上,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孕育着华夏灿烂的文明,而墨斗文化随之丝绸之路传至世界各地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