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绩溪霞间窑及其与周边窑场的工艺关联
2021/3/22 14:51:06

      安徽省位于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与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为邻。处于南北各大陶瓷生产区域的环绕区,其瓷器生产深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五代至北宋时期,是安徽瓷业生产的鼎盛时期。随着城市建设开发和考古挖掘的进展,皖南地区一些古窑口逐渐走进世人的视野,无论是歙县竦口窑、绩溪霞间窑、泾县琴溪窑、窑头岭窑、繁昌窑,都各具地方特色和历史渊源,又密切关联。
 
1-2: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馆藏
2 3:1993年霞间窑窑址发掘出土
4:芜湖市博物馆藏霞间窑青釉执壶
5、6:宣城市博藏霞间窑青釉执壶
绩溪县霞间窑执壶
      本文就霞间窑的概况及其研究进展予以小结回顾,与业界同仁共榷。
      一、霞间窑概况
      1、窑址考古的类型学考察
      霞间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县城西北约2公里的高迁乡霞间村,因发现地而得名“霞间窑”(或称作“霞涧窑”)。窑址分布在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几座土墩和小山斜坡上,那里丘陵起伏,窑址分布密集。已发现五处:姑嫂塘、对面窑、栗树山、十亩园和黄金坦。自霞间窑发现后,该县又相继发现了巷口、湖里、梅树坦、孔灵等窑址。这些窑烧造的产品与霞间窑产品大同小异。证明这里当时的制瓷业极为繁荣。2005年绩溪县政府对绩溪西区进行开发,黄金坦、栗树山、陈家湾三处窑址被完全破坏,现存对面窑和姑嫂塘保存完好。霞间窑1984年发现,1986和1989年分别公布为县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的研究也相继出现。
 
1993年窑址发掘出土的执壶
1993年窑址发掘出土的酱釉、青釉碗
霞间窑瓷器不同器形、釉色
      霞间窑开创于五代,延续到北宋。均竖向修建在土丘上,属龙窑系。文化堆积层1—2米不等。其产品器形、釉色种类繁多(图二、图三),也有少量的陶器。瓷器以青瓷为主,兼烧一些酱黑釉、酱黄釉以及绿釉瓷器。青釉釉质光洁细腻,釉层厚薄均匀,胎釉结合紧密,绝大多数为青中泛灰,部分器物满布细碎开片。少数翠青的釉色最佳,甚至可以秘色瓷相媲美。基本为内外满釉,底部施釉,足跟处露胎,应为先刮去足跟的釉再入窑烧造。瓷胎质地细腻、结构致密,胎中无明显杂质,胎色为各种程度不同的灰色,火候较高。器型有碗、执壶、盘、盏、钵、盆、罐、瓶等,以执壶和碗为大宗。壶分葫芦形、瓜棱形和平素三种,基本型制为喇叭口、长颈、溜肩、弧腹或瓜棱腹,流长而弯曲,扁直柄。碗、盏分为花口、花口瓜棱和平素三种。底部绝大部分为圈足,部分壶为卧足,个别饼形底。装饰以素面为主,一些碗、盘口沿刻成葵花式,壶身瓜棱里偶尔填刻有镶嵌,壶嘴或把手下部也会有镶嵌简单,壶柄外侧饰竖条刻划纹或花纹,并有“頭色瓶”或姓氏等字样(图四)。
 
霞间窑青釉双系罐
宣城市博物馆藏霞间窑双系瓜棱罐和钵
 
1993年窑址发掘出土执壶和底部圈足
霞间窑花口盏和底部支钉
 
“头色瓶”执壶及其卧足
 
1993年窑址出土壶柄和垫具上的字迹及纹样
      制法均为轮制,器物底部或器壁留有轮旋纹,绝大多数器物用窑柱支烧,部分碗、盘等用匣钵装烧。碗与碗之间用5至9个长条支钉托起,痕迹明显。霞间窑址发现的标本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种柄上印有铭文的执壶,除几件壶柄上自名有“頭色瓶”文字的执壶,还有很多柄上印有“汪”、“周”、“牛”等署名的执壶,这类署名也大量见于窑柱上。“頭色瓶”的发现证明,陶瓷作为工艺门类的一种,在唐宋也采用了和其他物品相同的分类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一直沿用了下来,后来的景德镇陶瓷业也一直用“上色”、“中色”来对陶瓷制品加以区分。[1]而这种“頭色”是否也来自越窑的“秘色”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