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迎来了大发展时期,蒙古族的神话体系中有“苍狼白鹿”的图腾信仰[2],所以他们对蓝白二色颇为喜爱。同时,元帝国境内数量众多的穆斯林也是蓝色文化的崇拜者。西亚多沙漠地带,在穆斯林看来,蓝色是水大量富集后形成的颜色,而天堂又是充满水的世界,所以青花瓷以及霁蓝釉瓷都开始在元代流行开来。但元代统治者仍然更偏爱富丽堂皇、结实耐磨的金银器。或者使用一种乳浊失透,触感如毡布,观之如银器的卵白釉瓷器。
成熟青花瓷出现于元代的必然性
结合部分瓷类在唐朝至元朝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一种瓷器成为社会流行商品或大宗产品要具备多个条件。
(1)它要受到统治者的认可和追捧
瓷器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和采茶缫丝或耕田渔猎这些传统生产活动相比,它需要足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同时,从大的方面来看,历代精品瓷几乎皆出自官窑或贡窑。最高统治者的认可和赞许,往往可以改变一种瓷器的命运。例如,宋徽宗偏爱天青色的汝瓷,遂使这一瓷种名扬天下,各大窑口争相模仿,包括同属豫西地区的钧窑,最初也将模仿汝瓷作为自己的一大特色。考古学家在禹州刘家门、下白峪、八卦洞等窑址发掘出土的“类汝似钧”风格的标本就是二者关系的最好证明。陶瓷学界也认为“汝衰而钧代”这一理论是完全成立的,而在宝丰县文管所收藏的被定为北宋中晚期的汝窑椭圆八角把杯、天蓝釉带托钵、天蓝釉敛口盂、天青釉带盖钵等,都被归为“汝钧不分”之作。在汝窑工艺融入到了钧窑以后,其他窑口又争相模仿钧瓷,最终形成了庞大的钧窑系。此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喜爱釉里红,在故宫馆藏的100多件洪武官窑产品中,釉里红数量竟占到了80%。成化皇帝爱小酒杯,因此,这一产品成为“成窑”的主流。反观青花瓷,在元代以前,并未得到任何一个皇帝的喜爱,因此,也没有工匠愿意去花心思去研究和制作青花瓷。
(2)这种瓷器要符合社会主流的审美倾向
这里的社会主流并不是按人口数量来划分的,而是按照影响力的大小来定义的。社会主流包括文人士子、官僚贵族、地主乡绅这些群体,他们往往左右着整个社会的文化与审美潮流。这其中,文人的观点尤为重要。青花瓷作为一种彩瓷,和文人对“如冰似玉”这种审美风格的追求背道而驰,即便是到了洪武年间,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青花瓷。当时的文学家和收藏家曹昭认为“有青色及五色花者且俗甚”[3]。在文人的这一观点下,其他有钱、有权、有势的阶层为了附庸风雅,当然也不会喜欢和欣赏这种“俗甚”的器物了。
(3)除了主流审美,契合民间文化也很重要
如果一种瓷器与文化风俗相抵触,那么即使是普通百姓也不会去使用它。在元代以前,蓝色并不是中国人喜爱的色彩,但凡沾上蓝色这种冷色调,多少都带些恐怖的意味。唐代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写道:“蓝蛇,首有大毒……南人以首合毒药,谓之蓝药,药人立死。[4]”闻之让人不寒而栗。佛经中有恶鬼,名字有叫蓝婆,塑像常常是将蓝色涂抹在脸上,用其色唬人[5]。《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中记载有:“身色皆蓝淀(靛),情田尽虎狼”,即妖魔鬼怪的身体颜色尽为深蓝色[6]。早期科举制度中有“蓝榜”,考生文卷如不合程式,或有损污,即被取消下一场考试资格;宣布此种处分的名单,用蓝笔书写,称“蓝榜”,又叫做“蓝单”。可见,蓝色也是古代读书人惧怕的颜色[7]。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寒窗苦读的学子,都对蓝色充满一种畏惧心理,因此,蓝彩瓷或蓝釉瓷在民间也绝无流行的可能。
(4)必须有大量的市场需求
位于河北磁县的磁州窑兴起于宋元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