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刷釉法。
 
浸釉 青瓷四系小罐 南朝
 
浸釉 青釉托盏 南朝
 
浸釉 青釉多子盒 南朝
 
浸釉 绿釉器盖 辽
 
浸釉 钧窑残片三件 元
 
浸釉 黄釉碗 南北朝
 
浸釉 钧窑大碗 元
 
浸釉 钧窑大碗内部 元
 
浸釉 吉州窑黑釉铁锈斑碗 元
 
浸釉 吉州窑黑釉铁锈斑碗 元
 
浸釉 白釉大盘 辽
 
浸釉 白釉大盘 辽
 
浸釉 磁州窑白釉碗 辽
 
浸釉 磁州窑白釉碗 辽
 
浸釉 蓝釉碗 清
 
浸釉 红釉碗 清
 
龙窑
烧成
瓷器经过原料洗取和处理,装饰以及施釉等工序后,将放在架上晾干,然后等待入窑烧造。熊熊烈火之中,莹润玉洁的瓷器呼之欲出。而在小小窑炉之中,也自有一番乾坤。入窑烧造是瓷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装烧方法以及对火候和时间精准度的把握,都直接影响着瓷器的烧成质量。南方早期青瓷的创烧得益于龙窑的发明,北方则因地制宜使用馒头窑,景德镇还发明了葫芦形窑、蛋形窑。
 
圆形三角支钉三件 东晋
 
圆形三角支钉三件 东晋
 
圆形三角支钉三件 东晋
 
景德镇支圈残件 南宋
 
圆形三角支钉三件 东晋
 
圆形三角支钉三件 东晋
 
锯齿形支钉两件 东晋
 
垫饼
 
三叶形支钉
 
三叉形支钉



锯齿状支钉痕迹 高足盘残件 南朝晚期


三叶形支钉垫烧 碗残件 北朝晚期


泥点垫烧痕迹 碗残件 五代
 
泥点垫烧痕迹 碗残件 五代
试火具
试火具又称“火照”、“火标”、“照子”、“试片”等,是陶瓷器烧结时测定窑内温度的窑具,以瓷土制作。往往是用碗等器物的坯件加工制成,形状一般为三角形,上平下尖,也有长方形,不规则形状等。上半部施釉,并镂一圆孔。使用时,将其置于窑内从观火孔可以看到的位置。需要验火时将其从观火孔内勾出,每个火照只能使用一次。每烧一窑要验火多次,每验一次要勾出一个,可及时掌握窑内温度的变化,十分有利于瓷器的烧成。火照盛行于宋代,是简便有效的测温器具。
 
拉柱 磁州窑 元



葫芦形窑
 
馒头形窑炉与蛋形窑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