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人罗慧荣、曹翠花口述史——“7501”瓷背后的故事
2021/10/13 12:46:31

      20世纪70年代中期,景德镇接受了一项特殊的制瓷任务,这就是后来称之的“7501”瓷。当时从接受任务到生产过程都是秘密进行的。许多年以后,有关这件事逐步解密,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但这并不为奇,因为当时每一环节都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很多细节也只有一两个人清楚,时间一长,带有推论和猜测的东西就必然会出现,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7501”瓷工程是景德镇当代陶瓷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有必要进行客观的记录。为追忆“7501”瓷一些细节,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两位“7501”瓷的见证者,看看她们是怎样说的。
      罗慧荣,1934年出生,江西吉安人。曾任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副所长。
      曹翠花,1940年出生,江西都昌人。青花老艺人。
      罗慧荣说:“我是农家孩子,8岁订婚,14岁结婚,学过医。大学学的是硅酸盐专业(水泥)。1963年毕业后分到部陶研所工作,是当时的徐所长到省轻工业厅要来的。我是坐12座的飞机到景德镇来的,在所里主要搞颜色釉研究工作。1974年,市里面确定了几家为涉外单位,比如雕塑、建国、艺术、光明等瓷厂,部陶研所也是其中之一。所里提拔我担任中层干部(计划室副主任),负责涉外工作,接待外宾,每个月有几趟接待任务。”
 
罗慧荣年轻时候的照片
 
罗慧荣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有关1975年制作毛主席用瓷的事,总指挥是时任所长的方综同志,我作为计划室的副主任协助方所长做些工作。能圆满完成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是陶研所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什么取名‘7501工程’?这个名称是所里取的,因为这项工作是1975年陶研所的第一号工作任务。为什么叫我做协助工作呢?因为我是计划室的副主任,计划室的主要工作职能就是管理生产和技术。‘7501’瓷计划的下达以及后来的组织生产始终是保密的,据我后来分析,当时可能只有时任党委书记的汤伯衡和所长方综两个人知道是为毛主席制造生活用瓷,所里其他人任何一个人都不知道。那时,凡是开会或其他碰头什么的都不准做记录,都是凭脑子记,所以,现在没有留下‘7501’瓷的相关第一手文字资料,只有一些产品设计图纸。”
 
方综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关于‘7501’瓷的起因,我也是由时任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告诉我的,黄庆荣是直接接头人,他直接和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接头。大概是1975年三、四月份的样子,为了迎接毛主席去湖南视察,醴陵为毛主席制作了一批釉下彩(五彩)生活用瓷。汪东兴是江西人,对江西有感情,也知道江西景德镇瓷器有名,他与时任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可能是战友,又是同行,不知道是打电话还是发电报给黄庆荣,说醴陵做了那么多毛主席生活用瓷,你们江西可以做得出来吗?黄庆荣也搞不清楚能否做得出来,他只讲我们江西有个景德镇是搞瓷器的地方,应该可以做得出来。就这样他连夜(可能汪东兴也来了,不能确定)赶到景德镇,找到时任市委副书记、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党委书记的李可时,把这个事与他讲了。第二天晚上,李可时就召集各主要瓷厂的主要负责人开会,会上拿出了一件醴陵的大概是釉下彩(五彩)的6寸盘子,就说要生产这样的瓷器,问景德镇能造得出来吗?据说会议开到深夜12点,会上没有哪一家瓷厂敢表态,为什么呢?因为醴陵胎子的原料是高白釉。高白釉1964年陶研所做过(没有后来‘7501’的好),关键是醴陵的装饰是釉下彩(五彩),景德镇这方面当时是不行的。景德镇有四大名瓷,就是没有釉下彩(五彩),所以大家不敢发言。一是怕高白釉的胎子做不出来,二是釉下彩的颜料一点底都没有。那时候还是讲阶级斗争,没有谁敢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