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是青白瓷的进一步变革。
“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芒口碗,不仅仅是当时覆烧技术在器形上的生动体现,更提供了异域不同需求人群对其进行金属镶边的操作空间,反映出针对海外市场的特制产品特征。支圈覆烧技术是定窑窑工在北宋后期创造的装烧技术,后因北方战乱,随窑工一起南传,在南方诸窑口中推广起来2。德化窑亦不例外,尤其在碗类器上芒口特征明显。加之,域外喜用金属器具,可在芒口碗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属镶边习俗。
“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葵口瓜棱小碗,融汇葵花口、瓜棱形腹、圈足等特征于一身,延续了唐、五代的碗类器造型特点。
“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菊瓣形小碗,俗称“斗笠碗”,是五代、宋代饮茶文化发展的结果3。这种碗形在德化窑碗坪仑窑址下层中有所出土,即报告中的六类碗4。同船出水有景德镇窑青白釉菊瓣盏5、龙泉窑青釉菊瓣盏,形制、纹饰几近相同,只是胎质釉色相异。
“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青白釉盖碗较上述碗类器形制特殊,上加有盖。早至汉代碗上加盖的器型已出现,但有其形无其用,作为茶具的盖碗出现于宋代,明清时期逐渐流行6。宋时,茶文化兴盛,盖碗大量用于茶末粉的存放,但不作为饮具,不同于明清时期的盖碗茶具7。除德化窑外,定窑、耀州窑、磁州窑、越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均烧造有盖碗8。江西婺源县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汪赓墓出土了一件青白釉盖碗9,其与“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青白釉盖碗形制近同,芒口,弧腹壁较直,矮圈足。
贰.青白釉瓶
国内关于瓶的考古实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陶瓶,在历代墓葬、居址等中多有发现,用途广泛,可实用可作为明器。六朝至唐宋时期,盘口瓶是南方地区传统的一种器类,或随葬,或插花,或盛酒、水,或盛粮食、食物等10。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风土门·074方言条,“以瓦瓶盛水曰罂”11,说明有专门盛水的罂瓶。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贸易之货除了碗,还包括瓶12,可知瓶类器早已走向国际市场。
“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青白釉瓶整体来说,器型较小,只可盛放液体或小型物品,如香药等物。
“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青白釉瓶数量巨大,类型丰富,大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有喇叭口、葫芦形两型,喇叭口瓶又有盘口、花口、大小喇叭口之别。
喇叭口瓶的造型好处在于投放物品时的便利性和不易外撒性。“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青白釉喇叭口瓶,在唐宋越窑青釉喇叭口瓶13、定窑白釉喇叭口瓶、湖田窑瓜棱双系喇叭口瓶等中均能找到相似的器物特征。
葫芦形瓶的实物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葫芦形陶瓶14。由天然葫芦引发的葫芦文化历久弥新,由原始信仰逐步被纳入道教和佛教传播发展中,在瓶壶类器上不断发扬光大。以葫芦形瓶为代表的吉祥物,既是道教“八宝”之一,代表壶天仙境,作为道士仙人的法宝灵物,有辟邪之用,又是佛教“八宝”之一,集道、释福文化于一身15。因此历代各窑口生产了大量仿葫芦形陶瓷。宋代佛道盛行,尤其宋真宗、徽宗崇尚道教,尤其徽宗自称“道君皇帝”。唐五代时期葫芦形瓷瓶双腹间几乎无腰,形体较小16,宋初葫芦形瓶沿袭前代小型化特征17。北宋时期,葫芦形瓷器较周正小巧,南宋时期,葫芦形瓷器更秀美挺拔18。华光礁一号沉船出水德化窑青白釉葫芦瓶19,与“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青白釉葫芦瓶近似,只是腹部更浑圆,饰有覆莲瓣纹。
叁.青白釉罐
罐的使用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陶质罐,是为满足日常基本的储存之需,后来还用于丧葬,或陪葬,或装尸骨。自诞生以后,各种材质的罐类器不断出现。随着社会经济和制瓷技术的发展,瓷罐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