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器,多见藩王定烧的瓷器,质量介于官窑和一般的民窑之间,具有“类官窑”的性质,与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空白期”可对比印证;此外,湖北地区还发现有作为商品瓷流通的民窑产品。
三、明中期瓷器工艺和审美特征研究
对于瓷器的烧造工艺、审美特征等相关研究上,首都博物馆的龙霄飞研究员对成化时期瓷器的艺术审美风格进行了研究,从成化皇帝个人喜好、明早中期思想文化特征等社会因素、成化时期景德镇制瓷工艺和用料情况三方面一一作出分析。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杨桂梅研究员细致统计了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旧藏和景德镇御窑厂考古发掘出土的成化时期官窑器物共计933件,并从器型、釉彩、纹饰、装饰特点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成化官窑的特点,探讨了成化斗彩瓷对彩瓷烧造所带来的影响。
从宣德朝开始,明代御窑瓷器上一直流行一种“折枝花果纹”画样,首都博物馆的裴亚静研究员针对这类“折枝花果纹”进行了探源分析,论证折枝花、折枝果如何自古代中国绘画中产生并流变至瓷器的纹样主题,并分析了折枝花果纹所含的寓意。
四、明中期瓷器外销及文化交流的研究
北京大学的秦大树教授对明中期的瓷器外销有了新的认识。在郑和下西洋到嘉靖葡萄牙人开埠和隆庆开关期间,明政府厉行海禁,因此,明中期前段的瓷器外销一直处于低谷期,但成化以后又再次出现了瓷器外销的小高潮,并且外销瓷品种从龙泉窑转为以景德镇窑青花瓷为主,秦大树教授对以景德镇窑青花瓷为中心的贸易瓷器的输出范围、品种与特点、贸易背景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展示明中期景德镇窑瓷器的外销与多元贸易图景,并探讨了明中期中国瓷器外销规模和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
明代中期瓷器生产是明代景德镇瓷器发展历程上的一处重要的衔接点,是学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通过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推动了明代瓷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相关业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也为加深未来的合作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家发言内容摘要
 
秦大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明中期中国瓷器的外销特点及相关问题讨论》
郑和下西洋以后,明朝政府开始厉行海禁,直至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开埠澳门,及随后的隆庆开关,人们一般认为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瓷器的外销处于低谷时期。在正统至天顺年间,中国瓷器的外销的确处于低谷时期,但成化以后中国瓷器再次在海外较多的发现,成为环球贸易体系成熟以前的一个瓷器外销的小高潮。特别是,这期间中国瓷器外销的主要品种发生了一个完全的嬗代,从以龙泉窑为主变为了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主。本文在对海外发现的明中期中国瓷器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对以景德镇窑青花瓷为中心的贸易瓷器的输出范围、品种与特点、贸易背景进行了分析,试图从宏观上展示明中期景德镇窑瓷器的外销与多元贸易图景。并探讨了明中期中国瓷器外销规模和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
 
耿东升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对所见民间传世景德镇窑空白期瓷器的相关认知》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29年,以往被学界贯以“空白期”、“黑暗期”等称谓。但据《明实录》等文献记载来看,烧造瓷器此事在这一时期从未中断。基于前辈研究,且伴随景德镇等地考古发现出土器物,对于此时期生产器物的讨论和研究跟进一度引发学术热潮。也使得对于“空白期”官民器物的区分亦愈见清晰,尤其对于原有公立博物馆所藏相关瓷器认识不断加深,但对于流散民间器物的认识尚且不足。
本文所涉及明代空白期器物为本人近年所见,主要见于非公有博物馆的藏品(北京地区)。其品种、纹饰、器型丰富,有青花、白釉、蓝釉、哥窑等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