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箬帽顶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
2022/3/16 13:08:29

箬帽顶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仙龙山村附近的箬帽顶高地及周边地区,紧邻澡港河,北距长江约10公里、西北距常州象墩遗址6公里、东北距江阴高城墩遗址约3公里,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1990年因烧窑取土而被发现,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调查,采集到崧泽文化石器、陶器等遗物。
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为配合常州市龙城高级中学项目工程建设,镇江博物馆、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地块范围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一批新石器时期遗迹和遗物。2021年3月至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箬帽顶遗址及周边史前遗址分布示意图
主要遗迹
本次发掘分东、西两个区域。西区即历史上的箬帽顶高地,发现有灰沟、灰坑、房址、水井和墓葬,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史前聚落功能区。东区以名为“仙龙山”的土墩(编号D1)为中心,经过发掘证实为一座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土台近底部分布有房址和有规律分布的沟槽等遗迹。
 
西区遗迹航拍照(上为北)
1.西区遗迹
西发掘区揭露了一片布局较为清晰的史前聚落。该聚落位于一处地势较高的台地上,台地北侧、东侧受晚期破坏影响较大,已不见明显的史前遗存分布;台地西侧向西延伸至工程区域以外,面貌尚不明确;南侧发现一条宽阔的东西向壕沟(G1),G1宽4.5~19米,深1.2~1.6米,已发掘长度约70米。沟内堆积丰富,填土共分四层,除位于底部的第④层出土有较多崧泽时期器物外,其余各层均以良渚时期器物为主。在G1中部北侧缓坡处发现有成堆红烧土块,似为将废弃建筑材料有意倾倒形成,推测可能为方便史前先民近水生活的水埠设施。此外,在G1靠近F1的南侧,还发现有三个一组的柱洞,两岸左右对应,推测此处可能曾经有一处跨越壕沟的桥梁,方便先民出入。壕沟晚期面积有向北扩大的趋势,受发掘条件限制,该壕沟是否环绕台地尚不明确。
 
G1清理后航拍照(东-西)
台地中央为居住区。共清理房址4座。房址平面基本呈方形或长方形,面积大小不一,房屋结构分为两种:早期较为原始,由成组的柱洞围合而成;晚期则是以柱洞和基槽组合而成,房屋内部有明确的隔间,地面为灰黑色活动面。以面积最大的F1为例,F1东西长10、南北宽5.5米,东、西、北三侧均开挖浅基槽,并在转折和承重部位立有木柱;南侧不设基槽,横向排列有一排柱洞,便于南向采光;室内以基槽分为左右两间,地面较硬,为灰黑色活动面。
 
F1平面航拍照
墓葬区位于居住区以北,共发现史前墓葬7座,自东向西一线排列。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向均呈南北向,平面为长方形,长约1.7~2.3、宽0.7~0.9、残深0.1~0.4米,未见人骨,墓葬随葬品3~5件,以陶器为主,器形包括鼎、豆、壶、罐、大口缸等,其中仅一座随葬有石钺。
 
史前墓葬M179
 
史前墓葬M180
灰坑和水井位于居住区附近,共发现灰坑12座,水井2口。其中J2口径4、底径约3.8、深5.8米,内部填土可分为三层,底部出土有完整黑陶双系罐、陶杯、陶壶等遗物。此外,某些灰坑中还集中出土大量砺石与残石器,砺石表面多有明显的磨痕,这类灰坑可能与石器的加工制作有关。
 
J2清理后航拍照
2、东区遗迹
东区土墩名为“仙龙山”,编号D1,受晚期破坏比较严重,残存墩体呈长条形,东西残长24、南北宽6、残高2.8~3.2米。整个土墩堆积自上而下分为8层,可分为三个堆积时期。其中第③~⑧层根据包含物判断为良渚文化时期堆积。
 
仙龙山土墩(D1)(东北-西南)
土墩第⑧层为土墩营建的第一阶段。先用灰白色土铺筑成长方形基础,并在其中心处堆筑长方形的中心土台。中心土台南北残长6.5~7.3米,东西宽5.6米,高约0.5~0.55米,完全由纯色的灰白土堆筑而成。环绕中心土台分布有若干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