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窑创烧之三角支架垫具被汝官窑承传
2022/5/12 16:28:34

邛崃十方堂窑位于成都平原西面的邛崃市南河左岸,是中国西部著名的民间瓷窑,自东晋即仿袭越窑制瓷工艺以烧青瓷为主,发展于隋,兴盛于唐、五代,衰于两宋,具有900年左右的历史。
十方堂窑从南朝开始使用白色化妆土美化瓷器,在青釉中加入富含五氧化二磷(P2O5)的草木灰,使青釉呈乳浊状的青绿釉;到隋又全国领先创烧了多色高温釉下彩绘,其彩绘纹融汇移植中亚、西亚及南亚各地崇尚光明的联珠纹;到唐五代彩绘瓷发展到极致,并为长沙窑承传与发扬。
 
图1 隋 六齿支垫
 
图2 隋 圆孔六齿支照
 
图3 隋—唐 垫圈
邛窑自东晋始出现仿袭越窑以圆形锯齿支圈为碗盘的垫烧工具,到南朝仍然如是,锯齿支点较密大,多至九到十余个不等,窑工们为改进使器内外支点少而小,既美观又便于洗涤,至隋便改为固定六至七个支齿(图1-3),到唐代又进一步改为五个支齿。与此同时,其支圈圈面圈壁修薄(图4-5),这种支圈是唐代开创。笔者从十方堂采集之残匣钵,刻有楷书铭文:“贞元六年润”(公元790年)字样,以此为据至迟于中唐以前已开始使用匣钵装烧,并一直延续到宋代。
 
图4 唐 五齿支垫
 
图5 唐—宋 五齿支垫
并非如越窑一匣一器,邛窑以一匣数件或十来件叠装。在晚唐到五代,唯邛崃十方堂窑,不仅大量采用五齿支圈,还另僻蹊径,创造一种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三角形支架尖齿三枚为垫烧工具。这种支烧垫具,可能是受到北方邢窑及定窑的三叉形垫具的启迪,将其改创,把原扁宽的支垫与三小圆支钉,改为细条支架与似针尖细小的支钉。这类三角形支架垫烧具主要出在晚唐至宋的考古地层(《邛窑古陶瓷简论》222、229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大小不等的三角形支架尖齿垫具,作工特精细,并于支垫上施一层褐红色或黑色釉。这种上釉的支垫,应是所称的“包釉支烧”(图6),以往垫具皆素胎不作任何装饰, 这是邛窑十方堂独具特色的创新窑具。从发掘出土的器物看,使用这种三角形支钉垫具的碗盘杯盏,主要是在造型别致的仿金銀器的印花纹或单色釉及低温高温三彩釉的盏碗盘盒上(图7-14)。
 
图6 五代 各形三角支钉垫具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7 五代 绿釉五出莲瓣印莲蓬 莲花纹盏(内底有三支钉痕)
胡维忠藏
 
图8 五代 绿釉五出莲瓣印莲蓬莲花纹盏(内底有三支钉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9 五代 绿釉印莲瓣纹开光龙纹盒(盖内有三支钉痕)李铁锤先生藏
 
图10 五代 绿釉四莲瓣印摩羯鱼纹盏(内底有三支钉痕) 胡维忠先生藏
 
图11 五代 绿釉盘(内底有三支钉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12 五代 黄釉褐绿五出莲瓣花口盘(内底有三支钉痕)邛崃文管所藏
 
图13 五代 黄釉绿覆轮五出莲花口盘(内底有三支钉痕)胡维忠先生藏
 
图14 五代 黄釉五出莲花口盘 (内底有三支钉痕) 胡维忠先生藏
这类支烧的器物多为晚唐五代之风格。尤印花纹构图精美,讲求对称和谐。如一印花盘之印模,构图为五瓣仰莲纹,中心的花蕊疏密有致,莲子粒粒清晰有序,全图展现一幅写实的莲蓬初结子花尤在的莲纹图。让人惊喜的是在其背面有阴刻楷书“乾德六年二月上旬造官样杨全记用”字样。(图15)乾德六年(公元924年)是前蜀王衍和北宋都使用过的年号,但北宋年号仅有乾德五年,只有王衍才有乾德六年,以此为证,说明至迟于五代时邛窑已为皇室烧造贡品了。同时可证这种作工精细,采用施釉的三角形支架支钉装烧的盏盘碗盒,当是为皇家特制的贡器。关于官样的杨全,直到后蜀孟昶广政元年(公元938年)还在制样,可证杨全是一个精于绘画的瓷艺大师。关于这些精丽细腻的写实画图,主要是邛窑艺师们的艺术创作之灵性,同时也许与当时名画师刁光胤、黄荃的写实花乌的画风极有关系,或是与其画风的暗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