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腹地的古窑——下缸窑子窑址
2022/9/11 12:56:26

2015年6月,一位美术爱好者在贺兰山东麓的苏峪沟探寻岩画时,发现一处窑址线索。笔者等人于2017年、2020年两次深入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后前往调查,并于2021年7月份开始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文将简要介绍笔者等人两次调查所见所得。
 
图一 下缸窑子窑址地貌图(正北向)
窑址位于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灵响公路约2.8千米处右侧山坳台地上,山坳主峰呈正北向,绿植覆盖较好。台地东北高、西南低,西南缘外即灵响公路。台地上可见山洪冲击形成的两条洪沟(G1、G2):G1基本上呈南北向,宽约2~3米,深约1~2米;G2基本呈东西向,宽约1米,深不足1米;沟壁均见裸露石块和窑业堆积。地表可见G1东边的窑炉,留存研磨凹坑的石块,近代建筑和年代不明的矿洞等遗迹和窑具、瓷片等遗物(图一)。窑址距离灵响公路的起点灵光寺2.8千米,距离北向偏西的上缸窑子1.3千米,距离最近的是东北向下缸窑子约800米,故暂以下缸窑子窑址名之。
一 遗迹
残存2座窑炉(暂编号Y1、Y2)均为马蹄形,片石垒砌,保留较差。Y1方位东北向51°,窑室后部宽2.6米,残高1.5米,西北角烟道近正方形,边长约0.47米;西北侧窑壁残长2.1米,残存最高处1.1米;东南侧窑壁仅见轮廓;窑门开向西南(图二)。Y2位于Y1北向约百米左右,方位东北向67°,残损严重,又被煤堆覆盖,仅见东南角后壁残长1.2米,残高0.4~0.6米;东南侧窑壁残长1.06米,残高0.26~0.4米;窑门开向西南。两处窑壁厚0.45米左右,内壁抹有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泥壁,泥壁已烧结。
 
图二 Y1窑炉
Y2附近散落数块不规则青石块,表面可见研磨凹坑,凹坑直径约17~25厘米,深约2~5厘米,应是用于就地取材研磨原料。
窑址地表可见残留近代建筑,可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林业生产的遗迹。
山坳东南方山坡上可见矿洞,内有横置支木,年代、用途不明。
二 遗物
以窑炉为中心,地表散落匣钵、垫饼等窑具和瓷片等遗物,两道冲击洪沟的沟壁夹杂着石块和匣钵、瓷片等堆积。调查过程中,发现各类标本168片(件),其中窑具34件,占比20%;细白瓷118片,占比70%;杂釉6片,占比4%;白瓷瓦10片,占比6%。少数标本可复原。
(一)窑具
可见匣钵、垫饼等遗物。
1.匣钵:均为桶状,根据所烧造器物,大小不同。
桶状匣钵,夹砂粗瓷,直壁,平底。直径15~25.5厘米,匣钵底部可见火孔、孔径1.5~2厘米。常见匣钵口沿外残留宽约1.5厘米的泥封痕迹,应是匣钵叠烧时垫平、稳固,还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其中一件匣钵外底有厚1~1.5厘米的环状砂石垫圈粘连,显为稳固最底一层匣钵而为(图三)。
 
图三 匣钵
2.垫饼:夹砂粗瓷,手工捏制,多呈不规则圆形,大小不等。直径3.5~6厘米,厚0.5~1厘米。
3.泥条:夹砂粗瓷,手工捏制。
(二)瓷器
按釉色可分为细白釉和杂釉两类;按用途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器、供器、文房用器和建筑材料等。
 
图四 匣钵粘连细白瓷标本
 
图五 碗类底足标本
 
图六 盘类标本
1.细白瓷
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可见供器残片。总体而言,细白瓷釉色细白,釉层厚薄不尽一致,釉面光润,可见开片和积釉,积釉处多呈浅淡的湖绿色,偶见积釉处呈褐绿色。胎色洁白,胎质细腻,经过较好的淘洗,偶见细小颗粒的杂质(图四);微显生烧。造型规整,工艺考究。碗、盘类器物,常见内底刮釉涩圈,属叠烧工艺所致。日常生活用器,主要是碗、盘、瓶、钵、壶、行炉和盆等。碗类,根据口沿变化,可分敞口,侈口,撇口,葵口等形制;底足均系圈足,但高、矮变化较大,显示烧造时间较长形成的时代差异;偶见内底满釉,应是叠烧最上层器物。底足切削规整,足端可见平切、内外斜削及足墙内外斜削、足端平切等形制;常见“挖足过肩”和乳突现象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