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和评价:李明·面壁与破壁
2023/9/15 16:46:45

 
画画容易,它是平面的;雕塑难,它是立体的。
 
陶瓷是火的艺术,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瓷土变得像蜂蜜一样。冷却之后,成与败,一半在人,一半在天。
 
因此,做陶瓷难,做陶瓷雕塑更难,做人物陶瓷雕塑,做古圣先贤人物陶瓷雕塑,难上加难。难就难在:人物雕塑是三维的,古圣先贤人物雕塑却是四维的,有空间也有时间。穿越不了时空,就俗、就没有精气神。
 
历史上,有一位被称颂的陶瓷艺人何朝宗。他做的古圣先贤人物陶瓷雕塑,在16世纪的国际国内市场,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他的代表性作品,就是《渡江达摩》《自在观音》《和合二仙》等。
 
与何朝宗相类,李明的代表性作品有《达摩哺雀》《达摩观月》《达摩伏虎》,也有《老子察地》《钟馗八件》《罗汉顿悟》等。只是难度更大:何朝宗做的是白瓷,是固定釉;李明做的是钧瓷,是流动釉。固定釉不太需要考虑釉的问题,流动釉则必须时刻考虑之。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彩”得不好、不妙,就是画蛇添足,就要前功尽弃。
 
生活在当下的李明,汲取北魏、唐代等石窟造像的中国传统,但他的手法就整体而言,却是来源于西方的。他自小学素描,1978年以高考河南素描状元的成绩步入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他的系统教育与训练的“文”,自然是被“西化”了的。
 
“文”和“化”,其实就是传承与创新。“文”代表过去,代表曾经的辉煌,代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化”代表创造,代表幻化,代表一种精神裂变为另一种精神。学好“文”,做好“化”,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做的一个事情。
 
纵观中国陶瓷史,在人物雕塑上,秦始皇的兵俑,何朝宗的达摩、观音等无疑都是“高峰”。在人物陶瓷雕塑上,河南第一个高峰应该在1300年前的盛唐时代。盛唐时期的三彩人物雕塑,不管是胖妞、武士俑,都做到了极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盛唐时期的三彩中,我们看到,那个胖妞的脸上是没有釉的。今天,我们在李明的雕塑之中,也看到了这一点。
 
就陶瓷雕塑造型艺术而言,李明传承的,是我们整个中国陶瓷史八九千年的文化与文明。在陶瓷雕塑中,将人物的面部进行深入的雕塑与描绘,其精致而细微的工艺,称之为“开相”。这个工艺或者说手艺,是很独特的。在“开相”上,唐代的三彩运用到了极致,而李明的人物雕塑把整个中国陶瓷关于技艺、关于工匠精神的梦想,同样也“开”到了一个重要高度。高度提炼,简约精细,画龙点睛,李明不只在河南,就是在整个中国陶瓷雕塑界,都是具有深远影响力和重要话语权的艺术家。
 
他以古圣先贤人物陶瓷雕塑,闯出了一条新的陶瓷人物雕塑的道路。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2016年12月30日《精彩周末/人物·时空》
作者:郭爱和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